上海 一座正在"消失中"的城市 尽是满满回忆
2015年的上海,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高楼大厦崛起、火车地铁铺陈的时候,有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
消失的上海地标
上海电视塔
老一代的上海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票券”的时代,其中布票上印着的就是当时中国第一高塔——上海电视台,位置就在如今的南京西路青海路附近。后因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建成,于1998年7月拆除。
虹口大戏院
来自西班牙的商人安雷玛斯在海宁路乍浦路扣租借了一处溜冰场,搭建了虹口活动影戏院,这是上海市首家电影院,也是中国第一家向社会开放的营业性电影院,1919年改名虹口大戏院。1988年因海宁路拓宽全部拆除。
亚洲第一弯
“亚洲第一弯”,这是所有看到过它的人对上海延安东路高架外滩下匝道的美誉。曾经,这个“华美的弧形”还被上海市民誉为“外滩最佳观景点”。为了配合外滩通道综合改造工程的推进,这座设计寿命长达100年的高架桥,在2008年2月13日被拆除。
消失的地名
八仙桥
老上海都知道“八仙桥”,在什么地方?黄浦区西藏南路、延安东路及周边一带。“八仙”二字可不是传说中的八位神仙,而是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有关。
泥城桥
这恐怕是只有老上海才知道的地名了。西藏路桥,原名泥城桥,亦称新垃圾桥(垃圾桥,即现在的浙江路桥),是苏州河上的一座桥梁,南接西藏中路,北接西藏北路,南起北京东路,北至蒙古路。著名的四行仓库即位于该桥北端的晋元路上。
大自鸣钟
在老上海的记忆中,沪西“大自鸣钟”远近闻名,当年,就连到附近去买东西,都叫成“到大自鸣钟去”,而周边开出来的日用品商店、小五金、或者烟杂店,都会自觉地取名叫“大自鸣钟火锅”、“大自鸣钟宾馆”、“大自鸣钟电器商店店”等等
消失的味道
擂沙圆
擂沙圆在上海几乎已经绝种了,听说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更是上海最正宗的擂沙圆,想要吃的话,只有来上海才能吃到,要是去别的地方,你就是再有钱,也没地儿买去。
油氽馒头
上海的百年老店枣沈大成点心店制作的油氽馒头,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该店的油氽馒头更是集各家之长
生炒热白果
旧时上海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吃。卖者会挑一担子,前担置火炉、铁锅,后担放置生熟白果,熟的放在保温的棉袋内。小贩一边用上海话高声道:“生炒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一分洋钿(即钱)买×颗。”一边用锅铲在铁锅内翻炒碎瓷碗片弄出响声,再现炒现卖。
两面黄
“两面黄”又是一种什么点心?不少年轻人把它错认为是两面煎黄的饼类点心。其实它是把条状的面条炸制后的一种小吃。传统的两面黄,口味有两种,虾仁浇头和肉丝浇头。一般是生日宴的晚餐吃两面黄,中午吃排骨面。
老虎脚爪
年轻一代的上海人,对“老虎脚爪”几乎闻所未闻。它是老上海一道很寻常的点心,主要用料是面粉,捏成有点像老虎脚爪的形状,然后放在特别的器具里烘烤而成。虽然用料、做法都很普通,但其色泽金黄,香脆酥松,价廉味美,老上海人对它可是情有独钟。
消失的吆喝
箍——桶——箍—哦
如今,抽水马桶和现代浴缸,老早代替了老旧的木制品,洗脸盆的材质也换了好几代。市区里再也看不到走街串巷的箍桶匠人。
“啊有啥格坏格棕绷修伐?啊有啥格坏格藤绷修伐?”
对于睡棕绷床长大的这代人来说,这样的“吆喝声”再亲切不过了。听到这声吆喝,不需要去张望,就仿佛能看到一个背着一大包棕绳的人走进了弄堂;由于修棕绷的绍兴人居多,因此,这声吆喝常常带着“绍兴大板”的味道。
爆草米花~~~~
爆炒米花的,似乎永远是一个脸晒得黑黑的老头,面前一个架在炭炉上的圆肚子的铁筒,边上有把手可以转。旁边地上放一个搪瓷杯子,不管爆什么,都以装满那个杯子为限。
削刀~~~~磨剪刀唻……
这是弄堂里听到最多个吆喝之一。随着一声声的吆喝,可以看见磨刀师傅在弄堂里,穿来穿去的身影。
阿有坏咯橡皮套鞋修伐
狄种生意,主要是江苏苏北地方宁(人)做格比较多。狄格也是个老行当,换伞骨、补伞面、修皮鞋。搞熟勒,就会立勒弄堂口外头
消失的弄堂生活
弄堂,曾与千千万万上海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多少故事,多少记忆,都在这里上演落幕。走进上海弄堂,你才能看懂老上海人的生活。
去年12月,敦惠坊作为长宁区最后一片旧改基地最终签约达标。有人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片地方最后的瞬间。看看照片里的生活场景,是否也是你似曾相识的?
最理想的爱情,莫过如此
昏暗的灯光下,不知道这条弄堂进出了多少人
为了勤俭持家,自己搭上竹杆晾衣晒被
冷清的楼道,上下的居民越来越少
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在弄堂里清洗碗筷
布满青苔的水池,曾是每天淘米洗菜的地方
越发展,越消失。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了,
回忆很暖,且最后让我们把这一幕幕统统收好放入记忆的信封吧
或许有朝一日,他们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