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创业苗子被大学视为珍宝

2016-01-22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刚刚过去的一年,很多大学都在做着一件心里没底却非做不可的大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仅在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就于去年下半年相继成立创业学院,而上海理工大学等沪上最早一批探索创业教育的高校,则传出推出“升级版”创业教育模式的新动向。

有人议论,高校的创业教育也许“火”过头了。“搞教育最怕刮风、一哄而上,创业教育这阵风能持续吹多久呢?”“创业十之八九会失败,为了1%的创业学生,投入这么多资源值得吗?”……不少冷静的旁观者还陷于俯首忧思,可在象牙塔里,因创业教育植入传统教育教学模块而催生的一系列新现象、新问题,都足以让人觉得:创业这点事,还真有点意思!

大学创业班:奇葩多,惊喜也多

在上海财经大学最近举行的首届上海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仪式上,多所高校分管学生创业教育的专家悉数到场,“大咖”们紧扣着当下的高校创业热潮一阵侃,他们手里都握着一张张“成绩单”。光听一组数字,你就能感受到来自象牙塔里的新风———

在上海理工大学,独立编班的创业班到去年已顺利招募到第3届,每届学生约30来名。把“创业”两字印上学生毕业文凭,上海理工是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据校方统计,2010年入学的首期创业班学生毕业后创业人数为42%,3年后创业的超过76%。

东华大学在创业教育上跑出“黑马”行情。2014年东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达164人,这个数字占上海市自主创业证发证数30.1%,占东华大学毕业生总人数的3.05%。校方还抛出一个数字,近3%的学生创业,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去年7月揭牌,作为创业学院拳头产品的“匡时班”,选拔首批学员45人,六七个月的时间里,这个班“产出”的创业项目多达37个,已有6个项目在孵化之中,2个项目已获得融资,注册公司18个。

比起这些数字,让一些高校老师兴奋的是,在如今的大学,在那些极不安分、如今又被“圈”在创业教育这片试验田里的学生们,如同一颗颗未知品种的新苗,天天都在成长,给培植他们的园丁以惊喜。

“我们创业班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奇葩,。”在出席首届上海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时,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坚民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让全场一阵哄笑,但那些真正接触创业大学生的一线教师却无不点头。朱坚民接着说:“到创业班去看,居然没有一个学生翘课,每个人都争分夺秒地学习,而且学什么的都有,因为学习计划是他们根据需要自己制定的。”不仅如此,创业班学生每天都格外亢奋,大多数人都有跑圈的习惯,无论是早上跑还是晚上跑,跑步无意间成为这些创业大学生的爱好。原因无他,这些为创业着迷的年轻人都听从了前辈告诫:这事太艰苦,全年无休,必须练就一副好身板打底。

除了学习状态要比普通的学生更投入,在朱坚民眼中,创业班学生追逐的目标也和普通的大学生不同。绩点? 奖学金? 这些并不在“点”上,他们的目标让自己拥有超厚的脸皮、超甜的嘴、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朱坚民介绍,上海理工创业班每两年招募一次,不问学生专业背景,只录取具有极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在遴选阶段,学生的体能、心理素质等非学术因素就纳入了校方的考量。而在入选创业班后,校方给学生安排的培养计划更是“私人定制”,和接受传统学术专业训练的学生完全不同。“大家都知道,地铁上是不允许卖东西的。但在创业班,有一次就组织了学生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到地铁车厢里去向身边人推销一本很难卖的图书。结果,图书售罄了。”

大学创业教育绝不是“教学生开店”,商科院校也不例外

无论是上海理工、东华大学,还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早的上海交通大学,这类理工科背景的院校被业界普遍认为在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大学生创业和初中生创业、农民工创业不同,应该走高科技的路线,而不是复制既有的商业模式,在学校、社区或网上开个很传统的小店。”就在这次论坛上,一位与会的高校教师向记者坦陈,随着高校创业教育风生水起,不少学生都在尝鲜“在校创业”。有的在校门口开个水果店,有的周末和同学们一起结伴“练摊”。这位教师直言,“年轻人积攒商业经验无可厚非,但这绝非大学创业教育的主流。”

在上海财大这所商科氛围浓郁,三分之二学科、师资都盘踞于财经领域的院校,从创建创业学院开始,一条底线就被清楚地标注。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的话来说,“我们绝对不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开传统的店面,因为这是复制,不是创新。”

对财经类院校来说,复制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创业之路显然不行。樊丽明介绍,结合财经特色,该校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定位于“服务十”。不同于理工科院校创业学院正在进行的“技术十”创业教育模式,所谓的“服务十”模式,即希望学生结合自己的金融、市场营销、会计等“服务类”的背景,主动加载其他新技术、新模式,这样就可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助推中国服务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在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创业学院院长刘兰娟眼里,运行半年左右的上海财大创业学院“匡时班”,势头喜人:学员们正在启动的创业项目中,有的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有的涉足新能源、中医药,还有多个项目集中在“互联网十”、创意产业以及公益领域,但这些项目背后都具有强烈的新服务的色彩。

“匡时班”项目的参与设计者、上海财大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传统“套路”有一番反思。在他看来,虽然本土有不少高校试水创业教育较早,但施教的手法相对传统,比如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业大赛,以课程、讲座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等等。刘志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撒播创新创业思想的种子,鼓励个体的自我实现。而当前不少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还相对落后,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创业生态的不完善等,这些都是本土高校在创业人才培养上进步迟缓的原因。

在上海财大,从0到1打造的“匡时班”,始终坚持让学生们在实打实的创业环境中学习创业。比如去年暑假,受邀到“匡时班”讲学的老师,都是已经创立企业并在行业内有所成就或是经历失败的创业者。整个创业集训期间,班上同学一边听,一边走访企业,一边就开始创业项目 PK,最终胜出者获得“第一桶金”。

在给学生提供高质量创业实训的同时,上海财大还有更大的投入:在学校周边配备近500平方米的办公化创客空间,供创业班学员学成入驻。目前,“创客星期五”路演平台、“创客集市”等对接创投的品牌活动已在上财创客空间连续举办多期。

创业学分不该走过场,提升“含金量”是时候了

早在2010年就成立创业学院的上海交大,关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校方的关注和相关调研从未间断。

在此次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旭披露了一则信息:近年来学生的创业率为1%左右,这个比例基本不变。在赵旭看来,1%这个数字背后,有不少值得专业人士进一步深思的问题。“把一个大学有多少同学创业成功来作为大学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并不是特别妥当。以创业率为指标,过于强调了创业实践的成效,而忽视了大学创新创业作为教育的功能。”

另一方面,抓住“1%”做更深入的调查,赵旭也看到了大学生创业者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不少正在创业的同学,他们对行业知识了解得真的很少,他做的市场调查,做的客户的需求,都特别虚,所以当他的项目真正走向市场的时候,一下就被击穿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洞察到大学创业教育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遭遇的难题,不少高校开始推出“升级版”或“改良版”,以更大胆的改革举措,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在出席论坛时,朱坚民和同行们分享了上海理工在推进面向全体本科生创业教育时发现的问题。原来,为了给学生在课外提供更多从事项目和社会实践的时间,教务处启动改革,将本科的学分从原先的200多个压缩到160多个。而在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中,专门辟出了8个创新创业课程的学分。但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不少老师发现,对于校方从第一课堂“省”出来的时间,有些学生竟用来打游戏了,并没有真刀真枪地做项目、提升创新创业技能上。

还有好几位在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一线教师们也拿出了不同的数据、调研报告来佐证这样一个事实:在大学里,少至2个学分、多达10来个学分的创业课程,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效果和之前的预想存在不小的差距。

大学的创业课程该如何提高“含金量”? 从2015年入学的新生开始,上海理工又放了大招:这一回,学校将每个学生必修的创新创业学分从过去的8分精简到4分,但每人必须面对极具挑战的“创新创业大作业”。按照校方的要求,创新和创业两份“大作业”所对应的2个学分,学生必须以完成科研成果项目、专利发明、参加学科竞赛等方式来抵扣。越不过这道门槛、拿不到这2个“黄金学分”的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学校的意图很明显: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们需要用4年时间来持续推进的,而不是靠听课、拿学分敷衍了事。

“坦率地说,培养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各大高校都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大名校一直有所探索。可唯独在创业人才的培养上,大学还在补课阶段。”谈及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樊丽明认为,高校在推进一些具体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有更深远的思考。

“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内核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才是创意产生的源头。”樊丽明说,国内不少名校近年来都在纷纷推出通识教育改革,一大初衷是为年轻一代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在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已经有了一点起色的情况下,这种好苗头如何与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融合,激发大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大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

相关链接

大学生创业,“火”字当头

广东:自主创业毕业生比增114%

1月19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2015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称,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1日,该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3671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114%,创业比例为0.74%。

在创业大学生中,研究生为140人,占毕业研究生数的0.57%,本科生为2350人,占本科毕业生数的1.06%,专科生为1181人,占专科毕业生数的0.48%;按创业类型分,开展团队创业890人,个体创业1184人,网络营销创业423人,加盟经营258人,技术转化创业52人,项目孵化创业12人,创意创业169人,其他创业683人。

2015年,广东省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高校137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所。各院校应届毕业生49.35万人,其中研究生2.46万人,本科生22.10万人,专科生24.78万人。

浙江: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首次突破5%

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 《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浙江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5.02%。这是该省大学生创业率首次突破5%,这个比例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浙江本科院校毕业生创业率为3.76%,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率为6.49%。有一半以上创业者选择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自主创业,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占34.70%。

从创业率高低的专业分布来看,创业率排名前三的本科专业分别是表演 (20.51%)、舞蹈编导 (20.51%)、农村区域发展 (15.38%);创业率排名前三的专科专业分别是软件开发与项目 管理 (20.45%)、会计与统计核算(18.52%)、印刷技术 (18.26%)。

北京:清华北大自主创业人数猛增

北大、清华发布的 《2015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显示,2015年两校共有三成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所谓灵活就业,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而非三方协议,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者),较2014年增加550人,在毕业生中占比上升17%。此外,清华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增加了3%。

北大2015届毕业生中有接近四分之一是灵活就业,比例高达23.26%,而上年这一比例还只有17.23%,其中灵活就业人数最多是硕士。在北大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人数较上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清华的灵活就业者比北大少,占12.5%,但较上年也有增长。其中直接创业人数为60人,硕士生创业的最多。创业者主要来自美术学院、经管学院和信息学院。北大、清华学生的创业领域也体现了两校的专业特色:北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类以及教育类;清华学生则更多在互联网、新媒体和文化创意等领域开拓。

另外,根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截至2015年10月31日,半数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曾各种程度参与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北京市投身创业大学生中,本科生是自主创业的主力军,占据49.1%的比例,在专业方面,则是财经类毕业生占据领先优势,达到24.9%。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