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一家工厂对娱乐业价值几何

2016-01-24信息快讯网

本土企业告诉你,上海未来的制造业“有多软,就有多硬”

 

晨讯科技集团位于青浦的上海生产基地内,机器人机械臂正在抓取手机集成电路元件进行生产作业。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该如何把握上海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如果这个问题有些困扰你,那么,先来开车吧。

握紧方向盘,把油门踩到底,颠簸的路感、拐弯时被甩出的力量,就作用在我全身;如果车轮扬起的黄土真的呛人的话,我几乎相信这就是一场真正的拉力赛。

这是我试过的最真实的赛车游戏。从那台依靠着若干条机械臂撑起的驾驶室里爬下来,我几乎筋疲力尽,必须找个地方坐一坐、喘口气。

这台由上海企业研发的娱乐机器,拥有目前全球最热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或许你想不到,它的创造者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因——而且,如果没有制造业的支持,这家创新公司或许早就死了。

上述赛车装备的研发者、上海曼恒数字技术公司创始人周清会说,他在这个行业打拼了近十年,但直到2014年,虚拟现实依然是一个冷门领域。为了活下去,曼恒只能介入企业级市场——为汽车、核电站、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人员开发虚拟现实头盔、动作捕捉套件和软件系统。这套工具能将汽车研发工程师带入虚拟世界,在那里,他可以亲自动手,把并不存在的零配件组装成产品,还亲眼校验自己的设计。这样的技术卖得不错,也使曼恒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

“正因为在上海,有制造业的支撑,有人才、金融和各类创新资源,我们才有机会熬过寒冬,等到现在的爆发。”周清会正在推进一个大计划,将原先为了服务工厂而开发的虚拟现实技术,投入市场价值大得多的个人消费领域——涉及各种虚拟现实娱乐设备,开发各种游戏和应用,并通过“互联网+”方式运营。周清会说:“今年,虚拟现实市场会强势启动,就像迎来第一代iPhone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一样。”

基于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基于制造业创新服务业——曼恒的故事应该极具说服力。如果下一次,当有人说一家工厂不会对娱乐业产生什么价值,你可以告诉他这个案例。

“十三五”期间,上海很有可能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关注。许多专家都认为,上海未来要着力发展的制造业,应该与服务业、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正在改变,它是实体经济的脊梁,但与此同时,它未必一定会表现得那么“硬”。

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说,上汽也在做“十三五”规划。汽车工业的特点是,如果要计划五年,就得至少向前看十年,看到时候汽车会变成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做计划。

程惊雷说,新能源、智能驾驶、互联网、分享经济……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十年后的汽车,会不会从一个移动的工具,变成一个移动的平台、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到时候,上汽集团该不该转型成为产品、服务的综合供应商?而汽车行业能否从大规模制造业变为创新行业?

联影医疗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商,产品包括核磁共振、CT、PET-CT等。目前,它是唯一有机会挺进该市场的中国公司,而这个市场目前被俗称GPS(即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 的三家跨国巨头所垄断。看起来,这是非常“硬”的行业,但联影创始人薛敏说,他们打算用“软”的办法实现“硬”突破。目前,联影正在研发的设备,能将拍摄下的影像远程传给高级别医院,从而形成“医疗影像云”。这片“云”不仅让乡村病人能就近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而且能成为健康大数据的搜集终端,最终为精准医疗和卫生决策服务。

正因为联影年轻、没有包袱,才能摆脱GPS的产品和技术惯性,将这个从来都主要是卖设备的行业转型为卖服务。这种形式“软硬融合”,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

能有多“软”,或许就会有多“硬”。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服务业模式接轨,或许才能真正打造出适合上海的制造业形态。当然,与此同时,本地的服务业也需要和制造业对接。

今年,上海科创集团已经决定设立以智能制造为方向的大型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沈伟国说,智能制造产业链很长,怎么投,金融平台需要新思路和模式。能否与大型制造企业合作,让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真正对接起来,有助于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培育出新的龙头企业。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时,中心城区的区领导几乎没人去参观——没工厂的地方,为何要关心工业?但这位负责人援引新加坡的理念说:“没有制造业,服务业还能服务谁?”

对于软和硬的关系,新加坡想得很清楚。上海呢?

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成为世界级新型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国家亟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半导体装备材料、工业机器人、深远海洋装备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

——摘自《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