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良莠不齐 一些秦俑“先天残疾”

2016-01-29信息快讯网

 

上:同一件陶俑,两腿粗细不一。下:有的陶俑上肢比例严重失和,根本少了小臂,大臂下直接安插手腕。(资料照片)

“我们清理了陶俑200多件、陶马12匹、2辆木质战车,还有一批车属遗迹,上百处包括箭、弩在内的遗迹,以及铁质、金质、银质、铜质、车马器、兵器、陶片等上千件文物。”昨天,在2015年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李卓在报告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新成果时如是说。记者获悉,到2015年年底,秦陵博物院修复的陶俑总数100多件,而一件陶俑重150公斤,一件陶马重200公斤。

李卓说,有意思的是,新发现不少陶俑身上有制作缺陷,有的两腿粗细不一,有的胳膊特别短,显然在当年制作兵马俑的工匠中也有不少“马大哈”。工匠们技能良莠不齐,兵马俑并非全是精品。

陶俑被最新划分为四个等级

“这次比较重要的是在清理到最底层时发现了鼓槌遗迹,形状与今天的鼓槌一样,它是由球形槌头和一个较长木柄组成的,通常70厘米,木柄直径3到4厘米,槌头直径7到8厘米。槌头的外面包了很薄的像漆皮一样的东西。在一号车附近出土了盾,纹饰施色的范围较小,比较简单,形制与铜车马上出土的盾基本一致,但尺寸是铜车马上盾尺寸的一倍。”

李卓说,此次重大收获之一是对陶俑等级和陶俑军阵的新认识。“过去将军吏俑分为两类,这次我们把它分为高级、中级、下级、下下级“四个等级”,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这次在一号车的后面出土了一件。”“下级军吏俑与下下级军吏俑的关系,相当于今天的正、副职。”

“这次出土的彩绘非常多,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且保存状况非常好,新发现的陶俑身上都有大量的彩绘,颜色非常丰富,主要有红、白、黑、蓝、绿、紫色,有个俑的袖口位置用了朱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是否代表穿了两层衣服,在袖口处体现出来,还不能肯定!”

据了解,新出土的一批彩绘俑头,面部基本上是肉红色,用黑色描绘了发丝、眉毛和眼睛,有的瞳孔在眼睛下面用非常细的笔画上墨色的小点,就像人的下睫毛一样,有的俑瞳孔眼白部分有白色和红色,一半白一半红。据推测可能是肤色问题,因为很多的彩绘不是一层,可能是两层,用这两层来调和,目前还不太清楚为什么眼白部分一半红一半白。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是秦代为了把住质量关而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所以在秦俑身上、秦砖上、各种兵器上,不少都刻有官署名、工匠名,以备监督者的检查。一号坑过去曾发现一个陶俑身上刻有两个工匠名的现象,而该坑中新发现一种奇怪现象,就是一件陶俑身上竟发现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工匠名字,比如,35号俑分别在颈部、左臂和脚踏板上,分别刻了几个不同的勒名,一号坑10号过洞里的一个俑身上4个刻名。“可能是当时‘流水线作业,形成的。”李卓说。

兵马俑并非全是精品,也有“缺憾货”

有考古专家曾指出“兵马俑一号坑并非精品工程”,此次新发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李卓说,新发现不少陶俑身上有制作缺陷,一些制作的痕迹在烧制前、烧制后都出现了,比如有的俑两个裤管的厚薄、肥瘦不一,有的裤管一长一短,有的俑面部不太对称,做完后又拿青灰色的东西修补,最后烧完涂彩。还有一种不多见的现象,就是裸露出的小腿粗细不一。还有一些属于肢体上的缺陷,比如胳膊非常短,正常人手指尖的位置应在大腿中间偏上一点,但发现四五个俑的胳膊非常短,手指尖只能到胯部,“我们觉得它的制作缺陷不是一两个的孤立现象,大量存在于陶俑的烧造前和烧造后。”在一些陶马的腿上还发现类似麻一样的织物,是用来连接两段马腿的,再在外面抹一层东西,再涂彩予以掩盖。

作为执行领队,许卫红曾主持过五年左右的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工作,后调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去年她出版了科普类专著《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在书中,她坦承“陶俑有瑕,但不掩瑜”———“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最好是相对而言。面对精品,尤其是当精品成为民族骄傲的代言者,大量陶俑存在的明显瑕疵,竟有意无意地被淡化。观察者忽略了人的世界里有力不从心的遗憾,考古发掘达到极致,只能是预期目标,当时的工匠们来自天南地北,技能良莠不齐,要求制造整体性的艺术杰作几乎不可能。”

在涉及秦俑制作的缺陷时,许卫红写道:“美玉有瑕,但并不掩瑜。陶俑缺陷始于制作泥胎,属先天残疾。同一件陶俑,两腿粗细不一,像小儿麻痹后遗症;有的不仅面相夹嘴猴腮,体态单薄,弱不禁风;有的陶俑上肢比例严重失和,根本少了小臂,大臂下直接安插手腕;一件俑头面部左边大、右边小,鼻梁、嘴唇歪斜,像得了中风。”

“但那位中风患者曾得到过救治,右脸在烧成后,从上眼眶开始一直到嘴唇,补贴了厚厚一层青灰色物质,就像外伤的植皮,然后依照正常工序涂刷肤色,补过饰非。由于时间久远,植皮与陶本体发生‘异体排斥反应,,稍微一碰,稀里哗啦地脱落。青灰色物质,队员们称为‘焊泥,或‘陶粉,,当初应是一种非常细腻的膏体,功效似502强力胶。”

“工匠们挺聪明,粘接之前,断裂部位先包扎一圈纱布,粘接之后,再涂刷彩绘遮盖,外表似乎看不出来。陶俑、陶马形体巨大,烧成之后,要出窑、要施彩,要入坑摆放,难免出现磕碰断裂,轻伤不下火线,适当补救后再利用,有情可原。”许卫红说。

昨天,著名秦汉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前院长焦南峰研究员点评说:“一号坑的此次研究发现不可低估!从工艺到军阵排列,到对‘物勒工名,制度的新认识,特别是对秦人当年制作缺陷的研究发现。”他坦承,过去提起兵马俑雕塑,就有人说达到了全世界无与伦比的高度,有的学者用华丽的词语来评价其雕塑艺术,“我并不是在贬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我是说在认识它,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肯定是有缺陷的,而这个缺陷也是我们考古学家应该揭示、发现,并且告诉这个社会的。正是这个缺陷的发现和纠正,才推动了我们历史的发展,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我们在过去的考古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我们的失误,是我们在学科发展中由浅到深的一个认识过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