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飞翔——“80后”员工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智造”

2016-03-28信息快讯网

去年1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随后,同样由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交付首家用户成都航空公司。在此背后,是中国商飞公司万余名员工的努力,其中,更有七成以上员工是渴望飞翔的“80后”。

喜欢自讨苦吃的年轻人

刘若斯与民用飞机结缘,始于11年前。200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若斯,加入了上飞院担任技术员。“聪明、肯干”是当时老员工们对他的一致印象。然而,和刘若斯一直共事的结构部部长孟庆功给出了更中肯的评价:“这家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

这不,刚踏上工作岗位,刘若斯就自讨苦吃,一边承担着13个机身框的设计工作,一边又主动承担设计通风窗的任务。

通风窗是位于飞机驾驶舱供驾驶员透气、逃生用的窗口。摆在刘若斯面前的,只有一个其他飞机通风窗的样品,几乎没有可以参考的图纸、文件,而设计能够运用到ARJ21飞机上的通风窗,不仅需要了解通风窗的原理,把原理反映在图纸上,还要将这些图纸转化为产品,这个产品还必须通过适航的严格验证。

回忆起那段青春岁月,刘若斯心心念念的,是跟老专家学习的往事。“我一进部门就有很多机会跟着老专家学习。他们对大飞机事业的那种热爱,对工作较真、严苛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提交报告时,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每个数据要反复计算、核对。为了一个问题,六七十岁的老专家们不依不饶,扯着嗓子讨论,我身在其中特别受鼓舞。”

两个月后,刘若斯不仅拿出了符合ARJ21飞机需求的通风窗构型,还指导和协助制造方将通风窗做了出来。后来这个通风窗被运用在了ARJ21飞机01架机上。

最年轻团队跨越国内外40年技术差距

项目研制任务重压力大,收入待遇比不上去外企的同学……曾经有一段时间,刘若斯迷茫过。

当时不少同事陆陆续续离开了,刘若斯也动过跳槽的念头,“不过我反应比较迟钝。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刘若斯说的转机,出现在2008年5月。在大型飞机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16个重大专项之一的背景下,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经过半年的论证,C919项目也正式启动。

刘若斯觉得,自己学的就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更大的舞台来了。几年之后,他所在的结构部更是发展到了200余人的规模。他悄悄地告诉记者,私底下,每次想到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打拼,自己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我们这里的年轻人,都很能吃苦,也耐得住寂寞。”

随着时代进步,在C919研制过程中,中国商飞的设计师已经告别了传统的图纸作业,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设计、试验、制造和管理,全机上百万个零部件和机载系统通过三维无纸化的方式完成生产。但是,刘若斯说,无论是图纸还是无纸,无论是“80后”还是老师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乐业敬业的要求始终未变。

国际相关领域专家来中国商飞考察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大飞机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它背后那一群渴望飞翔的年轻人!”

从ARJ21到C919,这支令国外同行惊讶的“最年轻团队”,创造了几项“中国大飞机研制之最”:与国外技术相差40年的最艰难起步,最长的试验试飞时间,最多的极限载荷试验,最细致的客户服务优化,直到接近最佳经济安全性能……

中国大飞机擦亮了“中国智造”的牌子。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