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如何用互联网做加法
孙为民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
当传统企业遇到互联网冲击的时候,不少人感到很茫然,很多人想到要立马去拥抱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我看到不少案例,去年有家企业甚至说准备拿200亿干这件事,我听完后心里在流血———钱如果真这么砸下去,连尸首都见不着。
“十互联网”和“互联网+”是什么? 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中国的企业,至少有70%的都在谈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很多的案例,去年有家企业甚至说准备拿200亿干这件事,我听完后心里在流血———钱如果真这么砸下去,连尸首都见不着。
当传统企业遇到互联网冲击的时候,不少人感到很茫然,因为线下平台的人流量突然变少,房租、水电、工资这些成本却都没有降,效益立马就出了问题。于是,实体企业大多想到要去拥抱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就是+渠道的问题。在零售连锁行业,多渠道的概念至少拥有150年的历史,最早的叫做无店铺销售,后来又有了目录邮购,到今天为止英国还有一家企业在店面里做目录销售。当互联网来袭,我们发现,它其实是多渠道中一个非常好的替代形式。因为,所有的渠道基本有三个属性。第一是信息交换,第二是结算支付,第三就是货品交易。核心来讲,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交换更具备流畅性,支付在网上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剩下的问题就是最后交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其实,各行各业最后交易的商品,包括纯粹数字化的商品、未来可以完全实现数字化的商品、实物的商品以及服务。
在零售业,实物商品占主导,遭遇电子商务冲击以后,实体店首当其冲。苏宁选择了“+互联网”,我们拥有商品采购、供应的能力,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加上互联网这个渠道。
当新的渠道出来以后,我们就开始考虑线下的店面到底怎么办:是不是要把线下的店都关掉? 其实并不尽然,当互联网冲击实体店时,我们发现有些商品依然可以保留在线下,主要看两个参数。第一,如果只是在实体店中展示商品,由于折旧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这类商品就不用在线下展示了。即使展示,数量也要收缩。如果商品展示,需要大量分散的存放,导致周转滞销,那也没有必要。第二,如果展示可以给商品的品牌带来溢价,能够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那么就要继续保持。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的过程,实际上是业态自动格式化以及新的再造。
什么 叫“互联网+”呢? “互联网+”也是一个从去年以来非常热门的话题。有人讲“互联网+”就是搞O2O,就是互联网技术和实体结合。从大的概念上看,这没有错,但我个人认为,目前有很多一些O2O的模式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东西。
“互联网+”实际上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现大数据驱动的采购,互联网和传统渠道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让工厂从设计端、生产端到销售端,再到消费端,整体都是在线的,通过一个平台采集到从产到销整个过程中海量的大数据。由于有了大数据,可以利用数据驱动经营的优化,尤其是采购的优化,因此,“互联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数据驱动下的采购运营。
第二,小数据驱动的销售和运营。大数据是海量的数据。你可以从任何一个社交网站中看到人们的点击、阅读和兴趣点;你能知道这段时间里什么比较热门,话题性更强;你也可以通过海量的搜索过程、消费过程,发现消费者对什么产品更有兴趣。小数据则不同,是针对具体的一个个人,建立起相对更多维度的数据库。实际上,小数据一开始被大家所忽略了,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些公司正在开始这么做了。比如,苏宁在消费金融服务方面,去年5月就展开了 一项消费金融服务,给予消 费者最低2000元,最高20万元的授信额度。我们掌握的数据正是“小数据”,即顾客个体的购买数据,包括累计消费额,买过哪些商品。在掌握小数据的情况下,今后还可以做深度的运营。
第三,在“互联网+”中,更重要的是全数据驱动的管理和服务。大数据是只见数据不见人,无因果关系的;小数据是来自个人的,有因果关系的;全数据则是指,一方面我们要掌握到个人的小的数据,另一方面又能从多维度掌握个人更多的数据。如果我们又有小数据,又有历史数据,这就是全数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