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

2016-03-23信息快讯网

近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温暖”了很多观众。这部介绍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纪录片于今年1月7日在央视9套首播,当时便获好评。纪录片只有短短三集,让很多观众直呼意犹未尽。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我在故宫修文物》讲了啥?

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可以近距离地看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辽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寿的32扇屏风、乾隆皇帝生母的金发塔以及她80大寿的实景绘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乾隆皇帝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御稿箱、宫廷乐器——瑟、乾隆皇帝用过的黄花梨百宝嵌顶箱柜、《番人进宝图》等稀世珍宝,更有幸可以看到那些残损甚至呈碎片状的文物经过大师们的修复一步步重获荣光的过程,记录文物定格下的那些鲜活的历史瞬间,零距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这部纪录片共三集,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这部纪录片有多火?

虽说只有三集,但很多网友看完后都觉得意犹未尽,甚至还有人直呼“中毒”。而在某颇有公信力的影评网站,其评分更是高达9.4分,甚至比当下热播的电视剧《太阳的后裔》(8.8分),《琅琊榜》(9.2分)还要高。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仅有三集的纪录片为何受热捧?

文物修复素来是幕后工作,常人难以接触和了解,更何况是在红墙内的故宫。当屏幕上,尘封数百年、破损严重的国之重器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重新焕彩生辉时,心中的震撼便油然而生。

《我在故宫修文物》之“钟表组王津师傅cut”这一段被传到社交媒体上,在这段时长13:48的视频剪辑里,网友们发现,这位手艺高超、仪态儒雅、笑容和煦的钟表组王津师傅,不仅完全可以胜任故宫博物院的“颜值担当”,其匠人匠心的工匠精神,让人心为之一颤。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视频播放时,你会看到不断弹出的网友弹幕留言:“王师傅缺儿媳妇吗”、“我居然不知道用什么心情来形容了”……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被网友反复咀嚼的是片中这样一个细节:王师傅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对他来说,原本值得骄傲的修复成果却无奈只得维持展示时的静止状态,这是万分遗憾的事。如果不是纪录片将钟表修好那一刻的灵动之姿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一份悸动也就只有王师傅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他所谓的心疼,其实是想分享喜悦而不得的那份孤独。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这些原本也许潜心工作一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的修复师,这些即便人们知道也至多将其作为藏品模糊背景的修复师,他们的日常形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正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成功的地方:接地气儿。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 为何受热捧?-信息快讯网

如果说文物本身是冷冰冰的,那么文物修复师的手就使它们具有了温度。在镜头下,观众看到了传承千年的修复技艺,也看到了高科技的应用;既看到了沉稳和善的老师傅,也看到了平凡淡然的年轻学徒。在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平常言语中,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匠人精神。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人感到暖暖的,也正是这种暖暖的感觉,打动了不少观众。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