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哲:为何不可用中哲方法论探讨西哲思想?

2016-03-24信息快讯网

 

观点导读:

*要在西方买中国哲学书,只能在书店的宗教类里找到。这是西方的问题,也是中国自己的问题。

*西方是追求唯一的一个真理,中国是追求让我们生活得繁荣的“道”。

*儒家“成为人”的持续过程,可以将西方的“有限游戏”转化成携手与共的“无限游戏”。

安乐哲(Roger T.Ames)作为汉学家、哲学家被人所熟识,他喜欢称赞别人为大儒,学贯中西的他当然亦可担当此称号。2014年,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在国际儒联副会长的安乐哲所任教的夏威夷大学成立,夏威夷成为了中西哲学的重要基地,着实推动了儒学的国际研究。今年9月,69岁的安乐哲要从夏威夷大学退休,转战北京,他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他的儒学经典翻译工作还将持续。作为在中国工作的前站,他受其学生德安博的邀请,3月上旬,参加完“桑德尔与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后,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做主题演讲《儒家角色伦理》,与专家、师生们探讨中国哲学的现代应用。

 

3月上旬,安乐哲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发表题为《儒家角色伦理》的主题演讲

中国哲学要自己开口讲话

出身于加拿大的安乐哲,18岁来到香港学习中国哲学。他的中文名字或许是他对中国哲学热忱的最好诠释——安乐哲——安贫乐道于他的中国哲学研究。安贫,对安乐哲而言体现的更多的是在他的研究环境中资料的欠缺。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专家,安乐哲常常面临这样的困难,“如果想要买一本中国哲学书,在国外的书店里,你在哲学分类中找不到,必须到宗教分类中去找。”这是西方的问题,也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安乐哲解释说,当中国哲学被译成西方的语言,一开始就被套上了基督教的神学框架。借用西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中国哲学彻底的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和原本所具备的世界观,仅仅被当做是一种宗教。

于是,安乐哲提倡要让儒家伦理学从西方伦理学的语境中脱离出来,使它返回到自己的语境中去,让它自己讲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找到儒家伦理学本身的语境,即先看它的汉语版本,找出它的核心伦理词汇,想办法弄懂它们说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第一步是先让儒家伦理学显示自己的“主体性”,第二步再把它放到与别的哲学传统对话的位置。让这种传统发出自己的声音。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主持演讲,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面对如此的窘境和基于对中国哲学的热忱,在安乐哲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做了大量的关于中国哲学经典的翻译工作,例如《论语》、《孙子兵法》、《淮南子》、《道德经》、《中庸》等。2013年他获得了由文化部颁发的“孔子文化奖”;2016年2月底,他获得了面向国际的学术奖“会林文化奖”,以奖励他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能流利地用汉语演讲的安乐哲说,这些奖代表了学术同仁们对他的认同。

儒学不是第二等基督教,而是一种可选择的文化新资源

作为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领军者,安乐哲发现了当前在中西哲学研究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学者们常常借用西方哲学讨论所用的框架、概念或问题意识,而相反,在当代学术中,却难以见到借用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来探讨西方哲学思想,这种不对称性无论在用英文发表的著作亦或是用中文发表的著作中都很常见。可见,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界大潮中,中国哲学被边缘化。然而,事实是,安乐哲认为儒学并不是第二等基督教。

 

图为安乐哲关于中西比较哲学系列著作中的两本,这些著作开辟了中西哲学和文化深层对话的新路

演讲中,安乐哲提出中国哲学是不同与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另一种伦理学样式,他将其表述为儒学角色伦理学。儒学的原点是人,它从人这一概念的关系构成开始,将家庭角色和社会关系作为完善道德的进入点。这与亚伯拉罕宗教截然不同。西方是quest for certainty(追求确定性),是追求一个唯一的一个真理,是回到那个原来(本源)。所以宗教有一个完美性、超越性的一个上帝。而中国追求道,并不追求唯一的真理。中国哲学的智慧在于要尝试找到最让我们活得繁荣的生活的一个“道”。所以这个Truth seekers(真理探索者)跟Way seekers(“道”探索者)是一个相当大的一个差异。正是由于这“截然不同”的存在,既能洞悉美国文化观念的根本,又对儒学有相当的认同,拥有一个比较哲学家的独特优势的安乐哲呼吁,中国哲学在当今世界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将人类的文化秩序由“有限游戏”规则导向“无限游戏”规则。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提出“无限游戏”和“有限游戏”的划分,安乐哲认为“有限游戏”只会产生一个赢家,“无限游戏”能让人们携手与共

“无限游戏”和“有限游戏”的划分是由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提出的社会运行划分。安乐哲在讲座中再次提到了他曾在北京论坛中表达过的思想,他认为“有限游戏”是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崇拜,进行有限游戏的玩家最终只会产生一个赢家。而“无限游戏”着眼点在于强化关系,它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人们可通过持续开展“游戏”享受到热情氛围和愉悦,即便面对复杂问题时,人们都能携手与共。导致双赢的结局。中国哲学的世界观所展现的正是一种基于关系为本的认识。而这恰恰是“无限游戏”的本质特征。推动人类走出一系列的国家性甚至全球性的危机和困境,中国哲学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文化资源。

自我的中西互镜:个人主义VS“成为人”

当被问及“你是谁”时,中国学生一般会回答“我是谁之子”,或者“我来自何处”。而美国的学生总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解答。安乐哲说这是中西方对于“人”的概念的不同解读所导致的文化差异。“自我”是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关注的内涵。中国哲学也关注人,更关注成为人的过程。以此为切入点,安乐哲找到了他的中西比较哲学的突破口。他将中国哲学关于人的研究引入西方哲学,从儒家哲学的角度批判西方哲学对个人主义的崇拜。

 

安乐哲从儒家哲学的角度批判西方哲学对个人主义的崇拜

安乐哲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对人的认识是将人看做是类存在,将人从关系中分裂开来,孤立的来看待人、解释人。而中国哲学则以预见性的眼光来分析人,将人定义为“成为人”这样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要达成自我的圆成必须通过追求善的途径。安乐哲将孔子的学说最终归结为对成人之道,对通过何种途径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探索。

和西方哲学虚构的个人主义相比,儒家学说最终将自我圆成的路径转化成实际的经验语境中人的身份,转化成人们在适当得体(體)的角色和关系(禮)中的演化发展。强调在关系结构中构建人,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强调对自我的认识。

人机共存:暗含中国哲学“和”之道

《中庸》是安乐哲特别提到的中国哲学经典。当《中庸》第一次被翻译成西方的语言,传教士认为这是一个坏书,因为这触及了西方基督教的底线。而安乐哲则认为正是《中庸》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和”的概念。

 

安乐哲翻译了《论语》《孙子兵法》《中庸》等诸多中国哲学经典,他认为《中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和”的概念

当个体的情感达到恰如其分的尺度,此时的个体能够保持平衡,并在世界中达道。这是人之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生态性的存在,彼此之间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先天存在某种关系,因而,人类社会也可以达到“和”的状态。中国哲学既将“和”运用于人的自我和谐,也用于关系结构的和谐状态,更将此拓展到宇宙本身。既保持宇宙中个别成分的整一性,又促成更大整体的融合与和谐发展。

讲座的提问环节,安乐哲被问及“未来社会人和机器人将如何相处?”这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提问却正暗含了安乐哲对于中国哲学“和”的理解。他认为,从中国哲学的思想出发,运用无限游戏的规则,未来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并不需要一个赢家。人与机器人之间能够和谐彼此关系,学会和谐共存,就才能创造出一个大同世界。不仅人与机器人之间如此,当前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甚至于大国间政治关系都可依赖于对中国哲学进行新的运用。

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安乐哲的出现,不仅体现的是中国哲学的魅力,或许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表象。而安乐哲真正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创造性转化应用与大众实践的启示。在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国哲学也应当走向超越之路。

文/讲堂 童毅影 李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