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尖演绎“生存还是毁灭”
上芭全新创排芭蕾舞剧《哈姆雷特》编导德里克·迪恩昨天在发布会上介绍创作理念。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 《哈姆雷特》 诞生以来,无论是在戏剧舞台上还是在银幕中,这句丹麦王子口中的经典台词已经被演绎了无数遍。然而,你能想象一个“不说话、只舞蹈”的哈姆雷特吗?4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全新创排的芭蕾舞剧 《哈姆雷特》 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届时,这场人性与复仇交织的故事会在足尖的旋转跳跃中上演,这也是这个复仇王子的故事第一次登上中国芭蕾舞台。
《哈姆雷特》 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也正是故事中人物的复杂性激发了编导德里克·迪恩将其搬上舞台的强烈愿望和灵感。昨天发布会上,德里克表示:“我不会试图展现那个完整、详尽的故事,我想讲述的是在主人公哈姆雷特脑中发生的故事,从主人公的情感和欲望发展出完整的情节,通过舞蹈情境的设置让观众理解它。”
用“新古典主义”诠释哈姆雷特
有人说,《哈姆雷特》 的故事可以很简单,简单到用三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也有人说,《哈姆雷特》 的故事非常复杂,复杂到用成百上千种版本也无法穷尽人们对这部悲剧的演绎。这些改编作品性格迥异:有的忠于原著,有的却完全颠覆。“这次上芭版的 《哈姆雷特》 选择忠于原著,用‘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来诠释这个故事。”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介绍,“新古典主义”的芭蕾语汇古典、优雅却又不古板,这与上芭的气质非常吻合。为此,上芭特别聘请了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见长的德里克·迪恩来担任 《哈姆雷特》 的编导。这是他与上芭合作的第15个年头,也是继上海大剧院版 《胡桃夹子》 《罗密欧与朱丽叶》 和英国豪华版 《天鹅湖》之后,他为上芭创排的第四部作品。
在众多的 《哈姆雷特》 中,改编版本涉及话剧、舞台剧、电影、动画等多种媒介,京剧、越剧等传统表现形式都跻身其中,却鲜有芭蕾舞版问世。然而,在德里克·迪恩看来,《哈姆雷特》却恰恰最适合改编成芭蕾舞剧。
“哈姆雷特这个故事包含了丰沛的人类情感和戏剧张力,爱、恨、欲望和阴谋,你能够想到的人类的情感,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迪恩表示,与上芭合作了多部童话题材的芭蕾舞剧后,他希望能创排一部讲诉“真实人类情感”的舞剧,并在情感表达上将上芭的演员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欣赏芭蕾要避免一个误区,有时候人们希望演员们转得更多,跳得更高,而忽略了芭蕾中情感的表达。但是,芭蕾不是体操表演,演员们不但需要用舞蹈动作讲述一个故事,更要不断探索如何向观众们传递复杂的情感。”
用音乐和身体语言一起讲故事
到本月24日,上芭排练 《哈姆雷特》 正好“满月”。“每天都要练7个小时,强度非常大,哈姆雷特是这部剧的主角,戏份也很重。”记者日前致电采访时,上芭首席吴虎生正因为颈椎的老伤复发在医院接受治疗。2005年,19岁的他第一次在舞剧 《天鹅湖》 扮演王子,从此成为上芭的“王子专业户”。不过,即使是这样,哈姆雷特这个性格复杂的悲剧性角色对他而言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排练前我特意读了一遍 《哈姆雷特》。排练开始以后,对这个人物有了全新的感受,现在打算再读一遍。”吴虎生说。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翁笔下的 《哈姆雷特》 之所以耐人寻味,正是其大量的独白和内心戏,纠结和矛盾的心理是塑造哈姆雷特无法绕开的“坎”。特别是“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桥段,不能开口说话的芭蕾舞演员如何演绎?“编导把王子内心独白和彷徨处理为,在剧中我的独舞舞段特别多,这一点与其他舞剧不同。”吴虎生对“哈姆雷特”这个角色感触良多。内心戏该怎么演? 彩排中,记者看到,身高超过1.8米的他整个人都蜷缩在一把椅子上,那一刻“王子”的恐惧和孤独,扑面而来。
在舞蹈界内,德里克·迪恩是个很擅长“讲故事”的编导,很多情节都会用舞蹈动作巧妙地表达出来。因此,就算观众不了解这个故事,欣赏舞剧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障碍。“比如原著中‘戏中戏,这段,编导就用幕布构建了一个‘戏中戏,的世界。我们团里3个演员在里面饰演老国王、叔父和皇后的角色,用幽默的方法演绎了一场完整的‘戏中戏,。观众看到这段时,肯定能笑出来。”除了舞蹈动作的设计,舞剧的指挥迈克·英格兰还为每个角色都“量身定做”了主题音乐。据悉,这次舞剧的配乐都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挑选而来,每到独舞的关键部分,属于哈姆雷特的主题音乐就会响起,带着观众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吴虎生说,《哈姆雷特》 就是用音乐和身体语言一起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