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

2016-03-29信息快讯网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沪剧是上海地方特色曲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早期的沪剧却被视为“淫词艳曲”,官府明令禁止其演出。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那么,曾经的沪剧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曲艺形式?它的内容当真这般污秽不堪?又是什么原因让它从低俗走向高雅的呢?今天“上海热线文化”就来和各位聊聊沪剧的发展史。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沪剧起源于民歌俚曲,表演形式一般为男女搭配,主要乐器有锣、鼓还配以胡琴或者笛。上海开埠之后,大量移民涌入,沪剧受到其他民间戏曲影响,演变成为说唱形式的滩簧。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滩簧的表演叫做跑筒子。跑筒子又称跑统子,或者卖三寸。各位,从“跑”和“三寸”就能看出,这一定与脚有关,而且还与女人的脚有关。

没错,当时的滩簧需要表演者走街串巷地卖唱。一般是两到三个人的组合,其中一人负责拉琴,身边跟着一至两个男女演员,负责说唱。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这和“淫秽”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首先,由于起源于民歌俚曲,因此所唱内容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较俗的成分。这种“俗”,在很多曲种的早期阶段都曾有过。

其次,在走街串巷的卖唱中,有些花鼓婆会和他人进行非法勾当。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迫使其他地方妓女来到上海,她们其中一部分人加入滩簧行列,在卖唱过程中也顺便卖身。

因此,官府明文规定滩簧不得演出,艺人更是要受黥刑(在脸上刺字)。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辛亥革命之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渴望一切新事物,滩簧也迫切需要改良与革新。

1913年,上海县开展移风易俗运动,声名狼藉的滩簧终于引来洗心革面的机会。一些艺人想沾点昆曲的光,于是将滩簧改成“申曲”。名字虽然改了,但演出形式、演出设施以及演出环境却未有显著提升。舞台布景依旧简陋、戏服仍是无规律、场地照样不固定等等,都限制了申曲的进一步发展。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到了1922年,在申曲演员邵文滨和花月英的推动下,申曲地位略有提升,但仍旧难以与京剧和新剧抗衡,始终无法进入正规剧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申曲的表演形式定位不明确,无论从艺人的形体架势还是戏曲的内容元素,都难以夺人眼球。申曲再度改革迫在眉睫!

终于,1923年在范志良的编排下,一出以新剧家庭伦理戏为题材的《离婚怨》成为申曲杀出血路的一把利剑!这是申曲的转折点,影响了日后沪剧的发展。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范志良将新剧的编导和演出形式融入申曲中的尝试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申曲剧团见势纷纷效仿。加之将如《珍珠塔》、《玉蜻蜓》、《火烧红莲寺》等早已拥有大量观众基础的京剧或者新剧进行改遍,申曲渐渐得到大众的认可。

1937年,当时上海最重要的申曲班“文月社”,趁着新剧的衰落接连推出《冰娘惨史》《碧落黄泉》《碧海春恨》等重磅剧目,申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新编沪剧《邓世昌》

1941年,已经统治上海滩的申曲已不再是当年那些跑筒子、走街串巷的滩簧了。拥有搭建考究的舞台背景、制作精良的剧本内容,申曲也不再唱小调哼小调了。在王雅琴等申曲名演员的组织下,上海沪剧社正式成立,申曲也改名为沪剧。

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大量的现代元素和时尚热点都成为沪剧题材的来源。这也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的目光。

 

早期沪剧曾被官府禁止 因为它很黄很黄 女人靠它卖身-信息快讯网
 

1982年,上海沪剧院在上海沪剧团的基础上成立。现任院长为我国沪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女士。

地方戏曲,是地方文化的传播载体,也是地方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上海热线文化”祝全国各地方戏发展越来越好!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