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坚持导向 遵循规律 努力打造人文特色大报
报社总编辑黄强
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48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报作为一张有着78年历史文脉、面向广泛知识群体的人文大报,要始终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人文特色定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坚持正确导向,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人文大报定位
新闻媒体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保持坚定的政治性,体现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报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人文特色的报道优势。尤其自2014年10月“三改联动”以来,报始终立足传承文脉、彰显特质,深耕优势领域,在报道内容、视角和呈现方式上,逐渐与其它综合性报纸形成差异化。
秉持“姓文”的定位,报纸以独特视角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宣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巨大成就,在重大报道、典型报道中传递正确立场、观点、态度,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报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刚刚上线公测的“”App将作为一个新的平台拓展“全国性人文大报”的阵地。我们认为,无论哪种介质的媒体,无论怎样的传播形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是安身立命的“母题”。“”App将依托纸媒特色资源,将优质原创内容向互联网延伸,壮大宣传阵地,实现传播水平新突破。
坚持主流价值,在多元复杂的传播格局下传递正能量
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传播格局下,作为主流新闻媒体,特别是以文化人文报道见长的媒体,报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激浊扬清,倡导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流文化观。
正确的文艺批评是树立文艺正风、营造良好文艺生态、推动文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报通过文艺报道和文化快评、人文聚焦、文艺百家等栏目、专版,积极介入文化领域热点问题,以理性批评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今年年初,报对“大同大张个展”所流露出的负面情绪、审丑倾向进行批评,提出艺术作品应向大众传递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体现了立足主流价值观对文艺现象的思考深度,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引导力。我们强调文艺批评要直接针对具体作品,既不吹捧,也不扣帽子,以理性思辨和专业水准说话,表明人文大报的鲜明立场。
坚持深入基层,在转作风改文风中奉献有人文情怀的报道
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优良作风。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
今年年初,报推出“深夜,我们蹲点儿科”系列报道,记者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夜凌晨到各大医院儿科蹲点采访,原汁原味反映儿科现状,同时深入挖掘儿科医生紧缺背后的原因,探寻儿科看病难的解决之道。今年2月,我们继续推出“手术室蹲点”系列报道,在一个个手术室里,记者近距离观摩手术过程的点点滴滴,反映处于医疗体制改革一线的医生的工作生存状态,以细节感人、以情感人、以精神感人,起到沟通医患的积极效果。
我们要将“蹲点”这一主题贯穿到今后的采访报道中,鼓励记者编辑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力求挖掘生动鲜活案例,激发新闻和事实的力量,努力推出更多充满人文情怀、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进一步彰显人文大报的影响力,提升主流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