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假大空”,祸害了一锅粥

2016-04-21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现在院线里热映的高票房电影几乎都有票房注水现象,同时偷漏瞒报情况远比注水更严重。”连续2天,产业相关人士的一席话在圈内掀起波澜。昨夜,广电总局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主任姜涛通过 《中国电影报》 澄清,称这一言论极不准确,他同时表示,“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440.69亿元、观影人次12.61亿,是真实有效的。”有电影学者认为,因为个别电影出现的票房“假大空”现象,“票房”一词在表述一部国产电影成绩时不再具有充分的公信力。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论坛上,制片方、金融业、法律界、学界各方,围绕国产电影票房市场,戳破一个个“假大空”泡泡。造假———用虚假场次冒充有效场次,以推高票房;做大———借用金融、互联网等跨界手段,靠相关产品“做大”票房;偷空———凭偷漏手法瞒报数据,转移分账受益。

论坛上,被披露的“真相”固然令人咋舌。但遗憾的是,这些因极少数片方与发行方玩弄“出界”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信誉造成伤害。以至于业内外都有这样的误解———所有的票房“假大空”现象,也许都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中暂时难解的“潜规则”。

“虚高”“漏报”暴露部分数据失真的短板

“凡是高票房的,几乎都是注水的。”这番出现在论坛上的话是夸张还是现实? 姜涛用“极不准确”与“极不负责任”来厉声否认,尤其当这般推论殃及到所有高票房影片,“这伤害了所有中国电影人的辛勤努力”。

但就在姜涛澄清言论的同时,仍有院线经理坦言,“票房注水”现象确实存在。他说:“首先,‘注水,的定义太过模糊。在商言商,有片方愿意按正常售价自掏腰包购买专场,影院不会拒绝。”他甚至反问:“点映场、包场、送票后无人到场的这些场次,究竟算注水还是真实场次?”院线经理这般欲说还休,与其说这是个谁都无法言明的模糊边界,不如看成国产电影中,确实有一些片方、发行方“误入歧途”。比如央视新闻频道昨天报道,2015年的票房冠军《捉妖记》就在上映尾声先后采用了3种“注水”手法,陷入“票房造假”泥潭。这3种手段依次为买包场票,造成每场上座率100%的虚假繁荣;排“幽灵”场,在零点至清晨6点时段内大量排片;花样包场,在正常营运时段,片方提前买下影厅里部分不受欢迎的位置,以冲高票房。

值得深思的是,姜涛在辟谣“所有高票房影片都注水”的同时,却承认中国电影市场“偷漏瞒报”现象严重的事实。“有些影院为偷瞒票房,采用双系统、假系统、手写票、入场不给票等各种手段逃避统计,使全国电影整体票房受到损失。可以说,2015年中国电影的票房产出远大于440亿元。”而业内专家的话也能为姜涛所说的“偷漏票房”提供佐证:“人人都道如今的‘小镇青年,助推中国电影市场,可曾想过,忽然增长的小镇票房也许只是原先‘看不见,的被看见了而已? 只是因为数字院线的普及、售票系统的完善,杜绝了那些偷漏瞒报手段?”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关于中国票房究竟是“虚高”还是“漏报”的争论,但事实上,此论辩恰好暴露了中国电影市场数据部分失真的短板。

“异业融合”提前揭开电影高速发展中的结构性缺陷

对于数字迷局,不少圈内人都有相似的无奈。有些学者甚至在朋友圈表态称“相对于市场的高速发展,立法滞后已成为电影市场乱象丛生的首要原因”。集中的疑问在于,是否所有监管到的纰漏都有相应的政策法规? 而且,政策法规的滞后不仅让电影圈的传统“玩法”生成监管无法企及的灰色地带,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介入电影后,这一灰色地带正有扩展外延的趋势。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赵龙凯,提到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几个典型案例。依上映时间顺序,《心花路放》《捉妖记》《港囧》《美人鱼》《叶问3》等一连串影片,其背后都有金融创新的尝试,有些还试图做成“金融+互联网+电影”的产业新模型。赵龙凯说:“资本进入电影行业是必然的,并且票房作为一项公开披露的数据,以票房为标的来设计金融产品,是最清晰明了的做法。在这一思维导向下,当资本市场100倍到200倍的市盈率摆在面前,所有贪婪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

可问题是,在一些人认可的“进一步是错,退一步是输”的微妙的资本博弈中,电影与金融、互联网、科技等多重领域的“异业融合”,似乎已经提前揭开了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结构性缺陷。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