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三二模考试复习中 这10个问题犯了吗?
复习方法不当
考生对各学科的复习无计划,复习效率偏低,因为很多内容是学习过的,存在上课“不想听”、“只看不写”、“只想不做”等眼高手低的不良复习习惯。
基础知识薄弱
一些考生对于各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相近概念混淆不清,不能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导致一些模拟练习或考试基础题得不到该得到应该得的分。
另外,有些考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梳理能力不强,缺少梳理和归纳知识的基本方法,导致基础不牢。中考(微博)(微博)备考无论怎样复习,都必须要经历一个对旧知识的梳理过程,关键是梳理的形式怎样?如何有效梳理?怎样通过梳理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水平?
答题缺乏规范
复习课中,一些练习或模拟试卷的答题不规范,经常失分,未能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比如科学学科平时不注意运用学科语言规范解答问题,不能把实验步骤有条理的写出,造成失分较多。不会用书中的语言进行答题,答题缺乏专业指导用语。有的学生不能按要求代入数据和单位进行运算,出现单位换算错误及计算的错误,有的学生书写潦草,涂改随便,评卷教师看不清难给分。
另外,数学、科学学科的作图不够清晰明了,书写潦草,发现错误订正拖拉等等,不能实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其实,解题不规范的失分可能在课堂上听课时不够细致,甚至中考备考后期因为负担重,导致平时作业、试卷订正和纠错不及时。
缺乏生活经验
由于考生初三备考任务中,缺少接触社会的时间,也很难有时间看报或看新闻,由于考生学习环境的单一性,导致考生某种程度上缺乏对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导致在作文、政治、科学等学科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题上丢分。
实验操作缺乏
由于考生更多的进行纸笔复习时间比较多,能进行动手实验次数和时间少,实验基本仪器的操作缺乏一定的训练,经常停留在试卷上“做”实验、“背”实验的现象。
因此,要注意利用复习课或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多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
计算能力薄弱
很多考生由于平时怕费事,很多演算类的试题不愿计算到底,不能计算完整,或计算结果出错。有的爱用计算题进行替代,自己动笔算的主动性不够。
平时尽管解题不少,由于缺乏有质量的训练,计算能力缺乏不高,很多计算题有计算过程,到会做却不能得分,主要是因结果不准确而失分。
审题不够细致
从以往备考的经验看,中考因审题不细而丢失分的占30%以上。很多考生平时复习时,因为求速度,而忽视了准确度,在解题过程中因为求快而不能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或忽视题目的隐含条件,出现易看错,读错,答错,写错、算错等情况,导致丢失分。
比如语文学科,有些考生拿到文章,草草读一遍,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就,甚至有的文章没读完,就着急做题。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试题设置情境中的关键词,造成再现知识时的失误和缺漏点。
建议在综合题训练中,采取“先读题再做题”的方式,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逐步提高审题能力。
忽视错题归类
不少考生由于复习任务中,往往不太重视每次练习或阶段性测试的错题的整理,错题归类不及时,更不注意解题后反思,,出现“屡做屡错”,“讲过的还错”现象,未能处理好“懂和会,对而不全,会而不对,对而不得分”四个关系。
拖拉现象严重
一些考生的复习作业、试卷有时因为分配时间不合理,或者教师的作业量过大,导致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及时。建议做复习作业和试卷采取以下原则,少先原则,复习科目作业少的优先完成。轮换原则。每门作业一般至多30分钟。做了30分钟未做完,则先做下一门。要尽力避免了“疲劳战”的发生。
用惯性思维解题
复习考试中部分学生由于受以往熟题思维的影响,解题时思考问题比较偏面,易受前概念干扰,导致解题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