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被“制造”的路易
《制造路易十四》
[英]彼得·伯克著
郝名玮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王 赫
假如我们穿越回到启蒙时代的欧陆,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很可能会经常遇见一位身高一点六米上下、头顶假发脚踩高跟鞋、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男人,即使将他放到巴黎街头的人群中,也并不显得有任何突出之处。这位外貌甚至有些丑陋的先生,就是鼎鼎大名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十七世纪的法国逐步走向专制主义的顶峰,“君权神授”思潮空前高涨,君主们被塑造成人间之“神”。在被赋予神性的身份后,为了维护君权威严,凝聚整个国家的臣民,国王的个人魅力至关重要。但是,相貌平庸的路易十四年幼登基,无论是在政治上的作为,抑或对文学、艺术的掌握,似乎都没有傲人的天赋和才能,又如何征服所有法兰西臣民的心呢?
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通过《制造路易十四》一书,对路易十四执政生涯中个人形象的构建与宣传进行了层层剖析。正如书中所言:“国王公众形象的制造也是由中央组织的。”这是一项国家工程。在集权社会,国家可以动用所有资源为这个形象工程服务。伯克列举了建筑、雕塑、画像、诗歌、讲道、史书等一切为当时人们所能采取的手段,同时集合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为颂扬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而不停地工作、全方位地颂扬圣君。
那幅珍藏于卢浮宫的“最著名的路易十四肖像”中,路易十四身披华丽炫目的皇袍,头戴中世纪假发,手拄权杖,神情傲然,自有一番威严之态。这是国王的“标准像”:华丽、高雅。许多国王雕像更是糅合了“巴洛克式”的精髓,国王胯下战马极具动态,蹄跳咆嚎,似乎能震慑住敌对的邪恶势力,从而使身披古罗马铠甲的路易越发显得气概英武。而文学家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则不厌其烦地运用各类华丽辞藻赞美路易十四,人们对此口耳相传,从而在文学想象的空间里,路易十四的形象变得更加伟岸,以至于在民众看来,国王的一切举动都带有仪式性的涵义,甚至包括起床和抚摸。孟德斯鸠曾说:“国王们所显示出的华丽和光彩是其权力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路易十四的国王形象实质上是在权力奴役下集体创作的产物。
但这种“华丽和光彩”却未能成为国王永恒的形象。伯克进一步考证、分析了在路易十四君临天下的不同阶段,这位国王形象不断发生的变化。
路易十三辞世,尚未成年的小路易甫一即位,便开始了塑造形象的工程。年轻的君主应该被塑造成具有正统性、积极作为的形象。无论是庄严肃穆的加冕礼,还是隆重盛大的入城式,路易十四在公众面前时刻表现出威严得体而又亲切的样子,一方面显示这位国王对法国不可动摇的统治力,同时也让自己显得亲民,从而使民众有足够的感情来接受自己。这个时期国王的威信和形象在国家内部是逐渐上升的,不仅给臣民带来希望,也让路易十四自己的信心不断倍增。
之后的二十多年中,路易十四充分发挥专制主义效能,大力鼓励发展文学艺术,资助科学研究,进而把诸多艺术机构、科学院置于官僚体制之下。社会舆论被控制,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大肆颂扬自己的内政和外交功绩。在新闻、文学等领域,他被描绘成空前绝后的圣君,从而使他的圣明贤君形象在对荷战争后达到了制高点,甚至连原本无足道哉的“跨越莱茵河”行动也被官方解释为“一场彪炳千古的胜利”。全国上下对路易十四的颂扬一度达到了“如痴病狂”的程度,甚至“感染”到外国君主们,一时间,一座座效仿路易十四式的“凡尔赛宫”在欧陆遍地开花。
然而,这一切喧哗终究不能持久。巅峰之后的路易十四开始走下坡路。废止南特赦令之后,路易十四的负面形象开始显现。从贵族到底层平民,在人们中间出现了不满的情绪。路易本身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败,使得王室宣传机器的工作难度加大,再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件渲染成“神圣伟业”,显然已在维护权威方面失去了原有的力度。路易十四晚年之时,把精力集中到书写个人历史上来,也只能是最后的一点努力了。在路易十四执政末期乃至其身后,早年的光辉形象已逐渐破碎,负面传闻则广泛流传,就连本书作者伯克也难以辨别其真伪。这些负面故事,正是路易十四“造神”工程的副产品,直到其“功业”崩塌之时形成了集中式井喷。
本书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同时不乏对现实的观照:专制主义宣称“君权神授”,权力源自上天而非民众,而其所能构建的权力形象,实际上根本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太宗被塑造成好学知礼、文武兼备的明君,仍免不了后世对其阴谋篡位的恶意揣测;清高宗自夸“十全”,执政六十年功比尧舜,也阻止不了民间对其独裁专制制度的反抗。即使在现代政治中,“造神”运动也未曾停息,但如同伯克在书中所指出,权力即使再大,有“日出”也终有“日落”,“颂圣工程”迟早会像闹剧,不是自拆台面,就是被忍无可忍的民众哄下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