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走出“旧房间”的中国病人

2016-07-04信息快讯网

 

《独药师》

 

张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韩浩月

“乱世要养生”,当《独药师》里的邱琪芝说出这样的观点时,会有读者产生被冒犯的感觉。这不奇怪,在我们的历史里,乱世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乱世出英雄”、“乱世多悲歌”,读多了典籍、传奇,甚至志异,会发觉乱世被赋予了革命正当性,充满了推倒重来的快意与舒畅。

但“乱世要养生”,的的确确也是我们文化当中真切存在的一种生命姿态,如邱琪芝所说:“凡乱世必有长生术的长进,春秋魏晋莫不如此……”联想到前几年“绿豆治百病”等怪诞养生术蔓延全国的情形,会不由感慨,乱世被赋予“韬光养晦”光环的“养生”,到了盛世,竟然堕落成了一种狂欢与疯癫。

写作《独药师》,作者张炜要冒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贾平凹冒过,在写《废都》的时候。《独药师》里的男一号季昨非,容易被误读成庄之蝶;张炜透过小说传递出来的信息,也容易被解读成犬儒。在当下价值观冲突的环境下,这样的写作需要莫大的勇气。也因此,有的作家走上了首鼠两端,有的则选择了同流合污,当然也不乏有人干脆封笔养老。

张炜不可能意识不到这种风险的存在。一定是有些什么催促或逼迫着他,让他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了这部作品。为了强化故事的可信性,他还通过楔子和一篇长长的附录(管家手记),来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尽可能地让读者相信,在那片半岛之上,真的有过一位季府老爷,与革命党暗通款曲,与一众女子有过镜花奇缘,并在一场浩荡的爱情中,完成了生命的洗礼,把自己由一位中国病人,变成通透、英勇的中国好人。

阅读《独药师》并不是个畅快的过程。年轻的季府老爷受养生师傅邱琪芝的“引诱”,走上了一条纵情之路,终极的目的就是“不要专情于一个人”,继而达到不受情感束缚的自由境界。但事与愿违,季府老爷无法摆脱自己的贾宝玉情怀,时时为情所困。水满则溢,情深则痴,痴多则病,那股游走于季府老爷血液里的情欲,使得他每每在作者笔下出场时,都病态十足:汗出如浆,头昏目胀,神经衰弱,喉咙喑哑。每每读至此,总忍不住停下翻页,感觉季府老爷始终走不出他的“旧房间”。这个“旧房间”由他的祖业继承人身份、求新不得的生命欲望、自我压抑带来的放纵渴望等构成。伴以忠心耿耿的仆人、肮脏的豪华马车、每日必服的丹丸等元素,这个“旧房间”充满令人窒息的气味。

但《独药师》也是本读了之后很难放下的书。季府老爷与西方医院的医生陶文贝之间的爱情,似这个灰色调故事的晶莹亮线,会牵扯着读者的眼睛,去追随他们的点滴进展。值得庆幸的是,张炜写爱情的笔触是那么的细致入微,如果说这个故事是一个“病体”,读来让人纠结,那么那些关于爱情的描写,就是包治百病的“丹丸”,“丹丸”所到之处,一切的不畅快便迎刃而解。

或是因为爱情元素的高调介入,使得这部小说的主旨不再是叙述养生与革命的关系,也不再是暗示腐烂与新生的必然联系,而变成了一部任性的爱情小说。不止一次地想到,季府老爷对陶文贝的爱,其实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对费尔米纳的爱,一个在无数女人床上滚过的男人,竟然说他一生都在为自己最初的暗恋对象守贞。相比之下,形象与阿里萨一样并不讨人喜欢的季府老爷就坦诚多了,他按自己所爱女人信仰的宗教所要求的那样,坦白、倾诉、忏悔,用卑微的姿态,去浇灌爱情花朵并使之盛开。而那位骄傲又圣洁的女人又说了什么?很显然,她追求的是简·爱式的平等,是对季府老爷家的仆人也要以“姐姐”相称的尊重。

张炜以纪实的口吻开创了这个故事,以传奇的笔触完成了其中的情节,又以浪漫现实主义彻底驱逐了给他的这个故事带来风险的“旧房间”的味道——当季府老爷眼前一亮,决定抛弃一切北上追寻他的爱妻时,“独药师”已经放弃了他赖以养生的丹丸,忘记了他那动辄就疲软无力的病体,完成了他多年追求的蝶变……在顺理成章的想象中,北上后的“独药师”和陶文贝一样,成为一个愿意为理想与事业放弃贪图与享受的人。这个结局,足以让读者轻松地舒一口气,《独药师》的价值观正确到无以复加,而且并不因此显得坚硬干燥、难以下咽。

作为写作过十卷本四百五十万字《你在高原》巨著的作家,张炜的情感原动力与文学创造力曾被担心消耗过多,但《独药师》的文学性还是非常显眼的。作品的词汇并没有贫乏,相反,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生活的积累之后,《独药师》有了灵动与鲜活的色彩,正是这份灵动与鲜活,在不断对题材本身存在的陈腐气息进行干扰。能感受得到,张炜在写作时并不吃力,这本书的完成,虽然得益于对资料的掌握,受助于窥探历史的冲动,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作家内心深处涌出来的新的文学激情,这种文学激情,如同季府老爷在碉楼之内插满的各色鲜花,花香带走原有的气息,让写作者的内在焕然一新。

《独药师》在写作形式上有向市场靠拢的痕迹,比如镜头感的凸显,主要冲突的戏剧化设置,以及语言与细节的现代性,使得它具备了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良好底子。对于传统作家而言,这样的转变很难,因为要对以前的经验进行大力地推翻。《独药师》让读者看见一个熟悉的张炜,也看见一个陌生的张炜,就我个人的阅读趣味而言,对陌生的张炜更加喜闻乐见。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