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无论口碑如何撕扯,我还是会去看你

2016-07-14信息快讯网

异世界里云海泛舟的场景,有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意境,图为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上映4天后,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票房已逼近3亿元,但让出品方光线传媒以及主创颇难堪的是,这部他们寄予厚望的影片,从未脱离过口碑上的撕扯。其中,最集中的指摘包括“幼稚病”“三观扭曲”。批评者认为,故事里的逻辑不堪一击。但也有人说,《大鱼海棠》引发的热潮,为正在发力的国产动漫带来思索:一部动漫作品,应该如何处理好传统元素和当代观众审美的对接,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换来对中国动画电影最大的善意与期待?

你是否发现———

隐匿在画面中的传统元素,或许正是原创动漫的新试炼

电影是造梦的,对于浪漫的设定,做电影的、看电影的,要拒绝吗?

《大鱼海棠》中的世界分两层,上层是人间,下层是似人似神的“其他人”。来到人间的椿,与人类男孩有了一眼之缘,但因害怕,椿在受困渔网被救时失手将男孩害死。从人间返回异世界后,椿为报恩亦为赎罪,用自己一半的生命做抵向灵婆换回男孩的灵魂———一条沉睡的小鱼,椿的使命是将这条取名“鲲”的小鱼养大,直到它长成“鹏”,送回人间、死而复生。然而,椿和人类的接触让她的世界海水倒灌,愧疚的椿化作海棠补天,而经此劫难的异世界从此海陆相连,重建了新世界。

全片百多个角色,几乎每一个都在《山海经》《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典籍里找得到出处。鲲鹏的意象来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嫘祖在水面织出星空,取意“秋水共长天一色”;双头蛇段落貌似共工在不周山的遭遇;灵婆以海棠树枝还原椿的人形,借用的则是《哪吒闹海》的情节。

导演的设定也有根基,他企图说服观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大鱼,生时从海的此岸出发,旅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直到抵达彼岸,生命化为一条沉睡的小鱼,等待多年后重新出发。”而古人正是常以鱼自比,比如太极阴阳曾被看作两条首尾相衔的鱼。影片高潮,湫护送椿和鲲去往人间时,他恰是用太极手开启了“海天之门”;而海陆相连、新世界秩序更迭后,椿与湫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异世界,看似不再谋面,实为彼此相连,暗合古书里“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囿于主创专业与经验的欠缺,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片中如同不成串的珍珠,虽有光华却被隐匿。影评人悉尼卡表示:“编剧、导演的手法笨拙不到位,在《大鱼海棠》这部作品里,统统无所谓。因为这些技术问题,通过学习和继续积累经验可以弥补,但该片的好是天分上的。从世界观到视觉设定上的想象力,恰是近年国产动画中非常匮乏的。”影片调用中华传统元素的手段,虽稚嫩,却可谓电影国学风的新试炼。

你是否发现———

《大鱼海棠》是真的在教你去奋不顾身地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场梦

一边是网上恶评如潮,一边是影院里不断有观众泪洒当场,真是生命往复不息,世间浩瀚总有重逢。《大鱼海棠》讲述一个梦里的神话,不就是希望给观众造一出梦境吗?尤其是人生里有遗憾、感情上有缺口的人,他们宁愿沉醉在导演所构筑的浪漫梦中,哪怕一部电影的时间也好。

影片里,椿说,愿以一半寿命去换回男孩的重生;湫说,愿以己性命换来椿与鲲同去人间。眼见族人受己连累流离失所,椿用生命融于海棠树,大树参天挽救族人;湫为兑现一生守护椿的承诺,宁毁小我,灰飞烟灭;还有无法开口的鲲,长久的性命相依让鲲在临回人间时一遍遍跃出海面,与椿作别……许多观众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泪点。

有网友贴出长评《我被〈大鱼海棠>不顾一切的幼稚感动了》,文中写道:“《大鱼海棠》是真的在教你去奋不顾身地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场梦。我们总是说不忘初心。当真有人把初心不加修饰直接掏出来给你看,你反而不敢相信了。”在此文作者看来,这些生死抉择的场面,需要太强大的精神磐石,椿和湫因为简单又坚定,所以做到了。

此外,文中还提到,15万余张手稿,1109张背景,每秒24帧美轮美奂的画面里,小到一砖一瓦一副楹联,细腻到衣服的纹理、枕头的图案,都经得起任意暂停与放大。而这些,可能在大银幕上停留不足1秒。但国产动画有人肯在观众不在意的地方下功夫,难道不值得鼓励吗?椿和湫身上不顾一切的“幼稚”,或许就是国产动画需要的一腔热血。

你是否发现———

手绘动画周期长,主创需要的是对若干年后的观众心理有准确预判

从头至尾,主创们否认这是个爱情故事,椿鲲湫之间的生而相连,导演梁旋说:“你可以视作守护、承诺、责任。”却拦不住不少人以言情逻辑去解读它。有评论表示,出问题的不是“爱情”,而是类似卖家秀和买家秀的焦点偏离。

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创作者相对封闭地编织了一个精巧的神话世界,却少了一些向外的时代视野。在长达12年的创作时间里,他们忘了看看身处的现实世界,忽略了身旁青年观众的心理变迁。诚然,手绘动画的特殊性决定了,从故事大纲到分镜头剧本到画稿再到中后期制作,那是一条不可逆的路径。剧本环节的更改,几乎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但至少,主创对若干年后的观众心理,没能做出准确预判。

也许,《大鱼海棠》的故事能在梁旋做梦的2004年动人,或在网上发起众筹的2013年收获满满的感动,但上映时,观影生态呈现碎片化和标签化,本就编剧手法稚嫩的主创跌入评论雷区,变得既意外又合乎现实。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