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融合谱新篇 滨江绽放双拥花

2016-08-01信息快讯网

 

七连冠!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再传喜讯,上海市宝山区连续7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成绩的取得,背后凝聚着宝山区委、区政府,宝山人民和驻区子弟兵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2011年以来,宝山区积极支持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接收安置军转干部218名、退伍军人1541名,帮助促进军嫂就业606人,军民共建结对826对,开展军地大型活动19场(次),举办各类官兵培训班38个1518人次;武警宝山消防支队等驻区部队先后出动兵力17.6万余人次,派出车辆2.5万余台次,参加抢险7540余人次,抢救遇险群众1284人,挽回经济损失2.91亿元。

回顾宝山取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背后,是宝山区委、区政府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国防建设与改革发展有机衔接、同频共振。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过程中,宝山更是凝聚起了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面对“市场”和“战场”发生的新变化,宝山区委、区政府自觉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全面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着力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强化“军民一体”理念上,宝山坚持把党政军民关系视作命运共同体、奋斗联合体,少算自身小账、多算国家大账,形成了同心筑梦的理想认同;在强化“统筹兼顾”理念上,牢固树立“军地一体、军民一家”的思想,把军民融合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绩效考核,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责任担当;在强化“互融互促”理念上,积极推动富民与强军相统一,做到基础设施合建共用、科技创新合作共享、精神文明合创共育,形成了携手并进的双赢局面。

军民融合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建设。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双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国防教育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宝山全面落实“三个优先”,切实将双拥工作经费优先列入财政预算、双拥重大活动优先研究安排、优抚对象和驻区官兵困难优先帮助解决。

在健全军地协同机制上,则合理配置资源和力量,积极构建平战一体的组织协同体系,有效衔接国防动员、军队指挥、应急处置等工作,有力推动军事需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深度融合。

宝山还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全力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着力完善双拥工作常态长效机制,制定并实施科技拥军、法律拥军、拥军优属、军嫂就业等12个文件,有效解决转业退伍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热点难点问题。

 

好军嫂如今成为居民区“贴心人”

提起施纪红,宝山月浦镇第十二居民区的居民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作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她从细节用心经营好“人心”、“民心”,不仅收获一份份满含歉意的感激、一道道认同的目光、一扇扇打开的门,更是以社区干部的微薄之力,为政府在基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拉近了政府和普通群众的距离。

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施纪红是放弃了老家事业单位的工作,随着在部队工作的丈夫来到的上海。来沪之初,施纪红也曾有过心理上的不适应。到居民区工作以后,她也曾经遭遇过居民的冷言冷语,吃过不止一次的闭门羹……

为更快地融入社区,取得居民的认可,施纪红敢用并不标准的月浦本地话和居民交流;小区巡逻时,遇见行动不便的老人过去搀一把;走访楼门时,看见居民拎着重物、抱着孩子上前搭一把;上下班进出小区,主动地与居民打个招呼,问声好……

几年下来,施纪红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在月浦这个有着优良双拥传统的地方,更让作为军嫂的她产生了浓浓的归属感。在月浦镇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民政、妇联组建了悦惠军嫂联谊会,施纪红同志担任了会长。这个军嫂群也成了她将温暖与关爱反哺给社会的平台。军嫂们在聊天窗口互相倾诉生活的辛苦时,她就扮演起知心大姐的角色,帮大家排解生活的压力,还凭借曾经的教师经历,为姐妹们提供家庭教育的经验。

像施纪红这样的好军嫂,在宝山还有很多很多。宝山驻军多,每年有150余名军嫂随军落户宝山。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军嫂安置作为硬指标,通过创新措施,采取多种方法安排军嫂就业,以每年安排百名军嫂就业实事,温暖了部队官兵和军嫂的心。自1997年以来,宝山连续举办了19届军嫂就业专场招聘会,累计安排2016名军嫂就业,被部队首长和官兵们亲切地誉为“暖心工程”。

在健全保障制度上,宝山出台了《宝山区驻区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数量底限,规定企事业单位每年预留一定数量的岗位给随军家属;通过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每年16000元的社会保险费补贴,给予个人每月360元 (2015年4月后调整为每月420元)就业补贴等措施,鼓励随军家属积极实现市场就业。

每年,宝山还根据市指令性和计划安置指标,结合部队重点对象发布和宝山实际情况,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每年举办一次军嫂就业促进会。各街镇根据军嫂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国防”的理念,把促进军嫂就业当成一项支持国防建设的任务,以理解、包容、主动、支持的态度,妥善安置军嫂,成为促进军嫂就业的主力军。

特别是在军嫂到各街镇报到参加工作后,各级组织始终不忘关心和培养军嫂。据不完全统计,在各街镇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全区共有126名军嫂走上了基层居委会领导岗位,其余军嫂也成为基层建设、社区工作的骨干力量。

 

吴淞“兵妈妈”热忱关爱暖军心

位于吴淞口的吴淞街道,是闻名遐迩的全国拥军爱民先进单位,辖区内的海滨四村是街道拥军爱民的一个典范。这个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居民住宅区,与人民海军某部训练基地仅一路之隔,军营嘹亮的军号声能听得十分清晰。只要战士们列队步出营房,就会受到社区居民驻足观望,孩子们则情不自禁地高喊: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

海滨四村是一个与部队“结缘”颇深的居住区,小区内仅部队家属就有400户。基于这一特点,军民共建历来是四村党总支和居委会的首要工作。自1992年确立军民共建以来,曾荣获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七连冠、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称号。多年来,基地官兵对海滨四村也是厚爱有加,每逢重大节日,官兵们都要带上大米、食用油、面条、鸡蛋走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众,还为社区青少年举办国防知识讲座,组织青少年军营一日游,观看训练演习等,参与帮助小区清除垃圾、为居民理发、磨刀剪、测体重等便民活动早已形成了长效机制。

现任海滨四村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菊英,是位“双料”的军人家属,丈夫曾在部队带兵,儿子尚在服役,这使她对部队的感情尤为深厚。多年来,她精心筑起一座连接部队与社区居民的桥梁,她和她的同事、居民志愿者用母亲般的慈爱,像对待亲人一般关爱着人民子弟兵,官兵们都亲切地叫她们“嫂子”,更多的新兵则直接称呼她们为吴淞的“兵妈妈”。

海滨四村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凡新战士入营,兵妈妈必定要用腰鼓队迎接他们。届时,几十名兵妈妈身着粉色民族服装,身系腰鼓,带上大红绸带,手中的鼓槌上下飞舞,仿佛迎亲似的格外热闹。

在新战士入营当天或“三八”妇女节,兵妈妈们也随之忙开了。她们从家中抬来珍藏多年的缝纫机,拿着针线、量衣尺、剪刀,一边为战士们修改衣裤,一边教他们学会清洗衣被和料理生活琐事。穿着兵妈妈们修改得体的军衣裤,战士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一个个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去。兵妈妈手把手地教新战士缝被子、洗衣服更是常有的事,目的就是让新战士尽快适应部队的生活。

一天中午时分,海滨四村党总支接到共建部队打来求助电话,说有一部分新战士的棉被需要缝合。当时正值上海的酷暑季节,下午3点气温仍高达38摄氏度,但部队的需求就是兵妈妈的任务!居委会立即组织七位兵妈妈志愿者,在党总支书记带领下,带上针线剪子赶到军营。由于没有桌子,大家就趴在地上,年龄最大的兵妈妈已有75岁,可谓兵奶奶辈了,她同样就地蹲下,和大家一道为战士们一一缝合因洗涮不当而造成皱褶的棉被,并将其一一塞进被套。经三个小时的奋战,几十条被子的修整任务在妈妈的手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看着满头大汗的兵妈妈和整齐划一的被子,战士们集体列队,严肃认真地行了一个军礼,以示对兵妈妈的崇高敬意。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水兵,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告别家乡,投身军营。复员或转业时,又满怀着对部队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吴淞兵妈妈眷恋,奔赴四方。

 

同创共建打造文化拥军特色品牌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飞速发展,宝山驻区部队内部封闭式管理环境与驻地开放式发展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部队官兵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诉求与营区内文化活动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宝山区委、区政府按照“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总体要求,把文化拥军作为宝山区双拥共建特色品牌,纳入“双拥”工作总体规划。

据统计,仅2011年以来,宝山先后举办驻区部队图书管理员、篮球裁判员、宣传骨干摄影、连队歌曲教练员、旅团文艺编演骨干等培训班,共有52个基层部队、820多名基层文体骨干接受培训。组织“东方讲坛”讲座进军营52场,听课官兵18000多人次。共援建驻区部队军营图书馆65个,赠送图书21000多册。举办迎“八一”慰问驻区部队大型文艺演出7场,全区826对军民共建结对单位举办军民文化联谊活动1200多场次,参与官兵达10万多人次。每年组织300名立功受奖官兵参观宝山改革发展中的亮点项目,让驻区部队官兵感悟第二故乡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打造文化拥军的特色品牌过程中,宝山区委、区政府还注重增强驻区部队官兵的法律意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宝山区司法局以“法律服务进军营”为主题,整合区司法行政资源,为驻区部队开辟法律拥军渠道。依托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援助咨询服务,视频网络平台、“12348”法律服务热线、军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方式,切实解决广大官兵及其亲属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涉法问题,维护好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借助法制宣传教育资源服务双拥工作。

此外,宝山区司法局还组织区法制讲师团、区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人员赴军营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班和赠书活动,营造部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借助律师队伍服务双拥工作。发挥司法行政专业法律优势,组织本区资深律师、军人维权律师深入军营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为广大官兵答疑解惑,受到全体官兵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近年来,宝山区卫生计生委充分发扬宝山双拥的优良传统,以军地联合开展“绿苗工程”实事项目为抓手,结合“幸福家庭”创建,秉持“以人为本、以爱润心、以家融情”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双拥新路,举办宝山区首届“绿苗工程”嘉年华和纪念“7·11”世界人口日主题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并率先建成全市第一个军民共建家庭计划指导服务阵地——“绿苗佳苑”,在驻区部队评选出49户幸福家庭。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