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见牛羊——访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区院士工作站

2016-08-03信息快讯网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这样的壮美景色随处可见。

然而,由于受放牧过度、草场退化等因素影响,这片世界上目前保护最完好的大草原也面临着危机。“几年前,牛羊最爱吃的羊草能长到腰间,现在只到膝盖,还多了不少杂草。”家中承包了5000亩草场的蒙古族姑娘萨日娜告诉记者。

呼伦贝尔草原的变化牵动着科学家的心。2014年9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院士牵头,向国务院提出草业和畜牧业统筹发展的“草牧业概念”,并被写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中科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开展“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

上周,方精云、匡廷云等6位中科院院士又齐聚大草原,建立“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院士专家综合工作站”,将在草牧业、草地生态、农业种植等多个领域,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宜这一地区草牧业系统发展的方案。

 

合力打造生态草牧业示范样板

“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二连增,但这背后也存在诸多隐忧,如国产粮成本居高不下,粮食库存超负荷难以消化,粮价下跌导致种粮户收入减少等。这些问题虽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但我国农业生产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相应的战略性调整,仍主要集中于种植业,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均占50%以上。”方精云院士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形成草产业体系,饲草料短缺问题严重。与之相对应的数据是:发达国家的集约化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0—40%,而我国不足5%。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5年,中科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开展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在牧区利用不足10%水热条件适宜的耕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使优质饲草产量提高10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同时对其它90%以上的天然草地进行保护、恢复和适度利用,提升其生态屏障和旅游功能。

试验区建设项目开展一年多来成效明显:天然草场恢复方面,在季节性休牧、牧刈轮替、肥水耦合等方面落实草场合计6400亩;人工草地建植方面,谢尔塔拉农牧场、巴彦和欧肯河农场引进12个燕麦品种,示范种植1350亩,谢尔塔拉农牧场还引进8个苜蓿品种,示范种植1100亩。

方精云院士表示,他们将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2018年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示范样板,从根本上转变草原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幅度提升试验区内草牧业生产力水平;同时使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改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院士助力解决草原发展难题

“建立‘院士工作站’,将有效发挥高端人才在重大项目研发、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福礼对院士团队的到来充满期待,希望专业人士能帮助解决当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在决策、规划、生产、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据悉,目前已有中科院、农科院、中农大、南京农大、华大基因等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前往垦区工作,一大批科研成果落地并转化。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仲乃琴是种土豆高手,她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环保肥料增效剂、农药控失剂及马铃薯捡拾机等多项绿色农业技术,已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大显身手。

 

环保肥料增效剂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物和改性天然纳米材料有机复配而成,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同时,可以使氮素转化延缓1倍以上,使肥料流失减少15%,肥料利用率提高8%。“通常一亩地大概要施100斤化肥,如果以5—10%的比例在其中加入增效剂,每亩地只多投入10—15元,就至少能增收200元,实际产投比大于14:1。”仲乃琴介绍说。

她还牵头设计研制了可代替人工捡拾的马铃薯收获机。这个机器连收带捡,每亩可节约1个人工,工作一天最少可以收20亩地。这在地广人稀、劳动力紧缺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谓“雪中送炭”。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