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好小木偶,是在“经营未来”

2016-08-09信息快讯网

何筱琼主要成就:曾获“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比赛演唱配音奖和表演奖,塞尔维亚“金火花”国际木偶节表演奖,“金狮奖”全国中青年技艺大赛最佳表演奖第一名。

问: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答:把木偶事业做出“大文化”的概念,让更多人真正认识、认可木偶剧。多媒体皮影剧 《花木兰》 将在修改后继续第二轮演出。11月举办第五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今年将完成木偶剧 《最后一头战象》 的研发创作。

 

“这个白雪公主是我们团做的杖头木偶,那边的是江加走布袋木偶,这样的木偶曾经被周恩来总理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元首呢。”在上海木偶剧团的展览厅里,何筱琼向记者一一介绍橱窗里的每一位“老朋友”。

在何筱琼迄今20年的木偶剧演艺生涯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个小女孩。当时,业界普遍认为,操纵木偶的技艺是第一位的,配音往往不被重视。

但何筱琼有她自己的想法:“比起动作是不是到位,小朋友更关注木偶的神态。木偶的表情是死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和头部的细微动作来传递不同的情绪,让它‘活’起来。”

2003年,何筱琼凭借对小女孩声情并茂的精彩演绎,在“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比赛上一鸣惊人。组委会连夜开会,决定特别增设“演唱配音奖”,何筱琼也因此成为“金狮奖”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表演和演唱配音两个奖项的演员。

“木偶人都是幕后英雄,聚光灯照不到我们身上。”何筱琼说,当初演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有小朋友跑来后台一定要见见小女孩。那时,何筱琼也就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激动地迎上去,但小朋友嚷嚷着“你不是小女孩,我要见小女孩!”那一刻也是百感交集。但是抱来木偶以后,看到小朋友动情地把糖放到“小女孩”手心,何筱琼整颗心都化了。“我觉得我们在经营未来。一部好的作品对孩子们性格上的影响,会随着他们的成长慢慢显现。”

曾有人问何筱琼来自哪个剧团,听完之后的反应是:“木偶剧团是什么团?是不是就是拿着棍子戳来戳去?”把何筱琼气得不行。事后回想,或许就是心里一直憋着的这口气让她走到了今天:“我想着,是不是有一天,可以让大家改变对木偶剧的印象? 我们的剧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是小儿科、小把戏,它也可以很‘大’。”

这些年,何筱琼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放大视野,扩大格局,让小小木偶的表现空间和受众范围变得更大。去年,她约请电影导演胡雪桦合作,带领剧团创排了多媒体皮影剧《花木兰》。他们打破皮影戏原有的框架,换上了7米宽4米高的宽屏大幕,皮影的尺寸也相应放大,其中最大的高达1.2米。皮影的着色则采用了水墨画的黑白风格,更显唯美。“电影式的演出效果,一方面更符合大家的欣赏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克服皮影平面化、缺乏纵深的短板。”何筱琼举例说,花木兰箭射匈奴,箭仍是皮影,而箭尖的火苗以及随后引发的熊熊大火,就是多媒体渲染带来的生动效果。这部剧上演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在“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比赛上包揽了最佳剧目奖、编剧奖、舞台美术奖、造型设计奖等多个奖项,更是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八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节上获得特别奖、优秀剧目奖、集体表演奖三项大奖。

眼下,何筱琼正与戏剧导演郭小男合作,准备创排大型木偶剧《最后一头战象》,而面向青年白领、大学生受众的成人木偶剧《偶欲》也在日前成功上演,收获了好评。“我很感谢《战马》的引进,让大家知道木偶也可以做很成熟、宏大的题材。其实,国内不缺这样的技术,我们缺的是理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