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织女星光里闪耀文化自觉与自信

2016-08-09信息快讯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的传统佳节,七夕节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纽带。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让我们一同仰望星空,唤醒那美丽故事中蕴藏着的集体意识,共同塑造一个民族的心灵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好地走好“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今又七夕。牛郎织女那个浪漫主义的古老传说再次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爱情和人性的向往,连互联网上也架起一座座鹊桥。作为我国的传统佳节,七夕节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纽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生活的影响可以看出,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与尊敬,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

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了文化自信。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及其成果。中华民族很早就学会了以创新开拓生存环境的本领,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先人早就自觉意识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创造发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还在于其开放与包容。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而且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很早就意识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道理,不断摆脱固步自封、僵化的羁绊,让自己获得创新的启迪。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使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在此过程中,中华文化不断扩展着自己的力量。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近代以来,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接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自觉接受域外文明的先进因素,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中国文化中与现代性不相适应的方面。同时,我们的开放与包容是立足于坚守基础上的———我们坚守被历史证明的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我们跟全球大多数民族国家一样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但是,我们不人云亦云,而是不断反思,终于探索出自己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崛起的中国应该感谢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品质。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上看待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上继承传统文化,从寻找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上发展传统文化,形成了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文化发展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文化不自信现象仍然存在。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关于中国文化版图的变化,国外媒体在新世纪初曾经载文称:“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大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冒出了美国商店和餐厅,包括星巴克、普尔斯马特、必胜客、麦当劳以及Esprit服装店等。新建的住宅小区用上了‘橘郡’和‘曼哈顿花园’之类的美式名字。人们梦寐以求的豪华汽车是高档的别克车。”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年,诸如“中国的百老汇”“中国的好莱坞”“中国的泰晤士”“东方巴黎”之类的冠名依然屡见不鲜,似乎不扯上西方,就显不出“尊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当下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命题,其要点至少有二: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确认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用这个标识来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根本性问题。西方人会通过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节日来定位自己,凝聚民族国家的力量;中国人则通过春节、元宵、七夕这样的节日来定位自己,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

———坚守并不是说要世代简单沿袭与重现,而是要不断挖掘并发现新的意义———特别是凝聚人心的意义。因此,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让我们一同仰望星空,唤醒那美丽故事中蕴藏着的集体意识,共同塑造一个民族的心灵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好地走好“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