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史前海南与南岛语族有关

2016-08-14信息快讯网

——专访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

 

报: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省先后发掘了陵水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英墩三处遗址,并调查发现陵水岗山、走风等30余处史前遗址。这项工作有何缘起?

丘刚:海南原属广东省下面的一个行政公署,1988年4月设“海南省”,是中国建成最晚、最年轻的省份。

2012年以前,海南的考古活动主要有:1992年海南省文管办与中山大学发掘陵水石贡遗址;1992~1993年海南省博物馆等发掘三亚落笔洞遗址;2007~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抢救性发掘了陵水移辇、东方荣村等史前遗址。这些工作都为后来海南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发现、发掘奠定了基础。但从整体上来看,海南史前考古较为薄弱,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仍待构建。尤其,海南岛孤悬在外,地理位置特殊,海岛考古尤其沙丘、沙堤遗址的发掘难度较大,相关理论及方法仍需探索与完善,需要与国家级的考古团队合作才能完成。

另一方面,海南省一直在打造“国际旅游岛”,需要历史文化脉络的支撑。因此,2012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在海南联合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寻求海南史前考古的新突破。

海南综合内陆、岛屿文化特色

报:在您看来,陵水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英墩三处遗址的发掘能够评上年度六大、十大考古发现,其突出的特点在哪里?

丘刚:除了初步构建起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编年序列,并出土海南首座史前墓葬、人类遗骸外,更重要的是,这次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海南岛与内陆地区、周边国家的联系。比如说,这次发现了一个墓葬,未来会不会像三星堆遗址一样发现墓葬区?答案不能肯定,但至少有相似性。

同时,海南岛独特的海洋环境,使得史前文化遗存中有很多贝壳,英墩遗址就体现得非常明显。这些与周边岛屿,如台湾、菲律宾、越南等地,在史前文化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周边海岛国家、地区的紧密联系,反映了海南岛区别于国内陆地的独特魅力。

报:桥山遗址出土多是陶片,覆盖面很广,但没有完整器型。为什么呢?

丘刚:对,文物以陶片为主,目前没有发现窑址,也很少生活类遗存。这跟台湾与东南亚的部分史前遗址很相近,属于海岛特色,不同于中原文化。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年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木质纤维很难保存,因此,想要发现植物、木材,可能性很小,只有砂质的陶片容易保存下来。受几千年海风风蚀、海水盐侵的影响,陶器很难有完整的器型。

相较而言,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考古,土地分层相对容易,而且分层的界限也很清晰。但海岛考古,沙丘、沙堤等流动性非常强,受海水冲刷和台风天气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台湾和东南亚沿海地区,地层分辨很难。有个细节值得一提,在桥山、英墩遗址等地,很多遗存需要用特殊胶水固定,否则,一个台风刮来,上面的沙土塌陷以后,就与下面的地层混合在一起,很难再做区分了。此外,从断面来看,地层分布中,间歇层的出现频率也比内陆更频繁。

海南考古仍是未开垦处女地

报:目前,海南岛东南沿海主要发现的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您对后续研究抱有怎样的预期?

丘刚:海南岛目前的考古方向主要是水下考古和岛屿考古。从汉代开始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水下考古埋下了很多伏笔。现在的南海水下考古主要是打捞沉船和确定水下遗存方位,西沙华光礁一号、广东南海一号都是如此。

岛屿考古,主要是发掘遗址和墓葬;但又不完全等同内陆考古,在土地分层、布设探方等方面,必须适应热带季风气候以及沙丘、沙堤等地形地貌特征。

海南省的考古发掘,受历史较短、人手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地方都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像海南岛的西北部、以及中部山地等区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这次,三亚英墩、陵水莲子湾、桥山遗址发掘属沿海岛屿考古,为沙丘、沙堤遗址的发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就整个岛屿考古来说,三个点或者东南一线的发掘只是一个开始,大体确立了史前6000年前至3000年前的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后续仍有许多缺环需要填补。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说,海南岛的考古发掘,无疑有助于证实其与南岛语族的联系。从民族民俗的角度来说,自古以来海南岛与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尼、台湾等地联系密切。比如,海南的黎族和台湾的高山族属于同族,黎族居住的船型屋、穿着的筒裙,还有树皮布等用品,以及纹身等习惯,跟马来半岛的居民十分相似。这些人类学上已经证实的文化联系,需要在考古学上得到进一步确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