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大遗址:揭秘海南史前生活

2016-08-14信息快讯网

 

英墩遗址丰厚的贝壳堆积,厚约40厘米,现场用特殊胶水和塑料膜加固保护。(除说明外,均本报记者付鑫鑫摄)

 

 

桥山遗址史前墓葬,周围有8个柱洞。(联合考古所供图)

 

 

婴儿左脚陶模,十分可爱。

 

 

圈足盘,胎体最薄处仅2毫米。

 

 

陶体腹部一带有明显的细绳纹。

 

英墩遗址出土的蝾螺厣大如手掌。

 

 

鱼脊椎骨穿孔连缀成串的饰品。

报记者 付鑫鑫

日前,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全面摸清海南省文物资源基本状况。根据普查,海南省不可移动文物4274处,其中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墩、陵水桥山、莲子湾遗址的考古发掘,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揭开了岛屿古人史前生活的神秘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华南队队长傅宪国说,三亚英墩、陵水桥山、莲子湾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及自然遗存,为全面认识海南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与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首先,第一次建立起“英墩文化遗存”(距今6000至5500年间)—“莲子湾文化遗存”(距今5000年)—“桥山文化遗存”(距今3500至3000年) 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重要的关键证据。

同时,陵水县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类遗骸,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

更重要的是,海南岛既关联大陆文化,又有独特的岛屿文化,海南岛的新发现对于华南沿海地区、乃至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史前考古具有重要意义,为南岛语族渊源的探讨提供了科学支撑。

三伏天里,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气温并不算高。过了分界洲岛,即是热带气候,最高不过35℃。

驶过种满椰子树和扶桑花的高速公路,转入乡间小道,数公里后即到三才镇的桥山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刘业沣在现场,带领记者辨别方位。“你看,遗址的西边、北边有很多树木,以前是条淡水河,自西蜿蜒向北;东南方位外面有海,名为桐栖港,其实是一处潟湖。”刘业沣一边走在天然沙石铺就的坑洼小路上,一边讲解:“现在,我们走的这条沙石路由南向北延伸,把遗址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I区种的是芒果树,西边Ⅱ区则是西瓜地。”

“右手一个芒果,左手一只西瓜,你们的工地可真幸福呀!”记者惊呼。

刘业沣不禁哑然失笑。他说,海南考古的实地发掘一般是每年12月至次年5月,从6月至11月大多不在现场,而是在基地整理、研究文物,因为天气闷热、降水又多,雨季发掘容易造成对遗址的二次破坏。

“年关到现场发掘的确舒服,看着芒果、西瓜开花、结果、果实一天天长大,闻着花香果香感觉很不错的。偶尔,村民还会现摘一些熟了的芒果、西瓜给我们吃。”他说,“不过,开春以后,气温升高就难过了,日头太毒、沙子太烫,整日在‘碳烤’和‘桑拿’模式之间切换。届时,我们不得不早上六七点上工、九十点下工,下午4点以后再进工地……”

桥山遗址 婴儿脚模或与特殊活动有关

四年前,2012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华南队队长傅宪国,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

陵水县大港村遗址,1957年文物普查时就已发现、后来列为海南省级文保单位,当仁不让地成为联合考古队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没想,几十年后,复查时,联合考古队在大港遗址南约一公里处新发现了桥山遗址。自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12月至今,联合考古队先后发掘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市英墩三处遗址,并发现了陵水岗山、走风等30余处史前遗址。

站在芒果地的断面旁,刘业沣说:“我们看看地层吧。”

单从地层来说,桥山遗址堆积可分为3层。其中,第1层为现代耕土层。第2层为黄色沙土层。第3层要分两层,层面 (编号为③S,S即Surface,是“表面”的意思) 为活动面,其上大面积密集分布陶器、石器等遗物;其下是文化层,黄褐色沙土,结构稍紧,出土陶器和石器。第4层及以下为生土。

记者好奇,为什么第3层地层要分两层,却都叫第3层? 刘业沣解释道,桥山遗址第3层层面是一种独立的特殊堆积单位或埋藏景况。

“在大型剖面上看,第3层层面有的地方大面积紧密分布遗物,最厚处可达20~30厘米,彼此几无空隙,又相互层压;而在稀薄的地方,几乎没有厚度,从平面上看又有陶片。我们将第3层层面特别标注了③S,内陆没有先例,在境内尚属首次,也算海南的岛屿特色吧。”他说,层面所出遗物以陶容器为主,偶见陶纺轮,形如算盘珠,中有小孔 (也有专家称之网坠,适用于渔网) 等。神奇的是,部分陶片常见有因风化所致的脱皮、磨损等现象。“我们推测,这些器物是古人出于某种目的露天放置在这里,可能是某种特殊活动的遗留。”

在陵水考古研究基地的标本室里,记者见到了一件“宝贝”———婴儿左脚陶模,模宽约5厘米,脚模中五指痕迹鲜明,脚掌宽度与刚出生的婴儿相当,俏皮又袖珍。

“脚模显然是古人有意为之,至于婴儿是不是宗教信仰里面的转世灵童,脚模是用于祭祀还是纪念,我们无从得知,有待将来揭晓谜底。”刘业沣说,③S的出现对探讨海南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而海南史前首座墓葬的发现,让联合考古队欣喜若狂。

刘业沣至今仍难掩兴奋地说:“墓葬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30厘米、宽约50厘米、残深约5厘米。正式发掘时,最先清理出来人的颅骨;一步步往下清理,骨盆那片没了,但沙子明显发黑,应该是骨头化进去了;到了小腿,又发现有胫骨。”

整个墓葬没有发现随葬品,却有八个柱洞环绕四周,推测柱洞与墓葬为共生关系,墓葬上原本应该有建筑。

“柱洞内部黄色的柱心堆积和周围白色的填土堆积,白中有黄,我们称之为‘鸡蛋’。”刘业沣笑着说,如今,墓葬已被整体装箱套取,运到北京做技术分析。未来是否有可能出现墓葬区,尚不好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桥山遗址是海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莲子湾遗址 鱼脊椎骨揭示先民闯海能力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南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海南省万宁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三亚市东部海岸地带。这片区域属于砂质海岸地貌,常年受潮汐、风浪影响,形成多个潟湖、海湾等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通的地理小单元。各地理单元内,海生、陆生生物资源丰富,颇适于古人繁衍生息。

今年刚从河南大学毕业的杨斌是海南儋州人。在内陆学了四年考古专业,他对海岸旁的莲子湾遗址感觉特别新奇。

莲子湾遗址地处陵水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位于南湾岭和尖岭相夹的沙堤上。若不是学长告知,莲子湾遗址以东,有淡水河流经过。初来乍到的杨斌很难想象,在莲子湾沙堤内侧的金椰子树下,居然会有如此多文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矮小如灌木的金椰子树种在白色沙地里,间距相当开阔。其间,长满绿色藤蔓植物的方形、长条区域就是考古工作人员此前发掘、现在回填的地点。因上世纪90年代和现今两次洗砂作业影响,莲子湾遗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很多陶片散落在遗址地表,隆起的沙堤上,红色或者橙黄的陶片俯拾皆是。

在标本室里,记者见到了修复好的圈足盘 (一种泥质陶器),上下圆口中间有一层隔断,敞口与圈足大体相当,胎体较薄,最薄处仅2毫米。据说,这种器型的具体用途有待考证,但其造型别致,十分罕见。

“还有,这个尊,是不是很像现在用的酒杯? 这些双肩石器也很漂亮,每个地方都打磨得非常精致。”杨斌在标本室里如数家珍。

此外,莲子湾遗址还出土了鱼纲、腹足纲、瓣鳃纲、甲壳纲、珊瑚虫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60余种动物的遗骸。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技工马刚刚是个90后,来陵水基地一年多。老家在陕西榆林的他说,莲子湾出土的鱼类脊椎骨,直径很粗,大约有7-8厘米。

“生平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鱼骨头,脊椎骨都断成一节节了,如果只是一条鱼的脊椎骨,那还原出来,这条鱼肯定大得‘吓死宝宝’了。如果是好些鱼的脊椎骨拢在一起,可以说明古人捕鱼能力、航海水平惊人啊。”马刚刚说,“还有海生哺乳类动物的肋骨,发现的残长就有10余厘米,直径能有三四厘米,具体是什么鱼现在还不知道,有待后续的DNA分析。有了这些动物遗骨和少量人骨遗骸,我们就可以推测史前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瞬间穿越时空,有没有?”

令马刚刚颇有成就感的是,现在,他也学会了如何判定遗址的大体位置。以莲子湾和英墩为例:遗址的范围,多数靠近大海和淡水。假设以沙堤为正弦曲线的波峰来看,外侧波谷濒临大海,内侧波谷面向潟湖,遗址通常位于沙堤的内侧,低于沙堤、高于潟湖的半山腰位置。“按照这个办法在这边找遗址,八九不离十。”人高马大的马刚刚音量不高,自信满满。

英墩遗址 蝾螺厣、鱼骨串饰反映史前生活

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地处海棠湾沿岸沙堤旁。因此前疏通河道及修路,遗址略受破坏,目前现存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在现场,记者见到了丰厚的贝壳堆积,约有40厘米。

“这么厚的贝壳堆积,其实就是古人吃剩的食物残留。”刘业沣很羡慕古代的渔民生活,他说,“在海棠湾这里,有开阔的潮间带,古人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捞食物,只要等大海退潮时,去潮间带挖些海螺、贝类就足够吃上好几天。不远处有淡水河流,水源充足;更远的地方,你看见的山上以前是原始森林,可以打猎,完全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很惬意的。”

距离贝壳堆积几十米,联合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处房址。由于西边的沙地已经坍塌,剩下的大半,有三边柱洞,中部还有一个大柱洞,估计是中心柱。在房址内,发现有灰烬和碳颗粒,推测可能是古人在房间内用火留下的。

“房址面积约50平方米,还原之后,应该类似于现在的窝棚吧……”刘业沣自嘲地说,考古就是挖古人的垃圾堆,有关海南的史前卷宗几乎为零,所以,他们这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挖边看。

在基地的标本室,记者还见到了英墩出土的蝾螺厣 (音yǎn),直径约10厘米、厚约1.5厘米,一面平滑,一面为弧形凸起。

蝾螺厣刚采集回来时,考古队员不知道是什么。后来,询问了当地朋友,方知是蝾螺厣。

“一开始,我不太相信,哪有这么厚的螺厣? 后来,和朋友一起吃饭,遇到了小的蝾螺,仔细对比才发现,那么大一个厚片果然是蝾螺厣,凸起的一面向外,平整的一面向内,连接螺的软体组织。”刘业沣说。

同时,考古队员在英墩遗址还发现了鱼骨串饰,由鱼脊椎骨穿孔连缀成串,质地细腻饱满,大小颗粒均匀,推测为项链或手链等装饰品。另有大型动物头骨出土,前段有锯齿,疑似海豚等大型海生哺乳类动物。

刘业沣补充道,英墩、莲子湾、桥山三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表明,目前,以英墩遗址为支点或桥梁,可初步构建起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基本的年代框架———首次建立起“英墩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英墩、莲子湾、桥山遗址的发掘,为后续30多处遗址及以后海南的史前遗址断代确立了大体的参照标准。“不过,这个基本框架尚存在不少缺环,仍有待更深入、全面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来补充完善,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完吧。”他说。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