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组织遇上暑托班

2016-09-01信息快讯网

 

武侠小说中的功夫,被引入今年暑托班的体育活动课程祝越摄

 

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效完成作业

 

爱心暑托班,快乐不简单

 

做做手指操,提升注意力

■本报记者 祝越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走过木质楼梯拾级而上,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在孩子们幸福的脸上……今年暑期,创建于1958年的新会中学旧址中又响起了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与其他暑托班办班点有所不同的是,长寿路街道“爱心暑托班”依托社会组织,将传统文化融于课堂。

传统文化深植课堂

从今年5月长寿路街道“爱心暑托班”项目启动开始,负责承接的社会组织上海东方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就为暑托班开始忙碌了,当曾经有着丰富青少年交流经验的组织遇上了“暑托班”,传统文化成了他们的首选。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许多孩子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心负责人之一的鲍一丁介绍,在街道公开招标的过程中,中心一方面依托原本的优势资源,将教育部课题组的青少年注意力、思维、专业的课程项目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则是将传统国学穿插在教学中。

参加暑托班的孩子陈笑容就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个特别爱笑的姑娘。初次见她,她就在班里安安静静地画画。她特别爱画画,还取得了儿童画六级的证书。在暑托班,她第一次尝试了画国画,并表示自己“已经深深喜爱上这门用简单的笔墨就能描绘万物的国粹了。”

陈笑容口中的国画课是以画“樱桃芭蕉”带孩子们入门的课程,负责在班中教授国画课的老师刘静除了会向孩子们介绍国画的基础知识,还更多地进行实践,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如何握笔,如何下笔,如何提笔,如何画出流畅的线条,如何调出合适的颜色,让孩子们学到毛笔的妙用。

国学课程中的重头戏还有 《弟子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通过6周的学习之后,大部分孩子都可以掌握全部44个篇章中的11个篇章,授课老师何慧靖感觉,孩子们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变成了小大人,懂得了谦虚礼让,为长辈排忧解难。

鲍一丁说,长寿路社区“爱心暑托班”中的国学课堂,就是希望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给孩子们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

随时准备着的应急预案

爱心暑托班开班正值盛夏,极端高温、台风预警、食品和卫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主办方特意开启了暑托班巡视监察制度、安保措施,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普陀区也主动“加戏”,邀请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对场地、餐饮、教学器具等实施安全检查,并做好应急预案。

尽管如此,暑托班中一声电话铃还是打破了平静,7月28日中午,长寿街道暑托班的一名学生请假未上学,经第一时间的电话了解,家长反馈说该学生检查后已确诊为腮腺炎。

得到消息,中心马上联系普陀团区委、长寿街道团工委启动暑托班应急工作组,并联系区卫计委、区疾控中心,一方面加强班级卫生清洁管理工作,提高晨检频率,并广泛动员学生家长配合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防止腮腺炎病例在暑托班内感染。

班主任丁顺至今记得当时的场景,除了采购紫外线消毒灯,授课老师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课堂进行消毒和开窗通风,对所有学生可能碰到的物品进行消毒,并将小朋友的洗手次数增加到至少一天四次。班主任还将情况及时上传至微信家长联络群中,每天实时与家长反馈孩子情况,确保每一位家长都了解事件的情况及进展,最终顺利过渡。

丁顺说,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暑托班前已经开过家长会,在暑托班的每轮志愿者都做过相关培训,而自己作为班主任,不只是设立了合理的课程、有序的班级管理制度,还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与幸福,这就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课程之外期望留下更多

每天上午都是孩子们自主完成暑期作业的时间,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效完成作业。在暑托班中,每个孩子都有一张自己的进步成长表,从“文明礼貌”、“纪律”、“作业质量”、“就餐情况”、“个人卫生”、“午休情况”等六方面,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进度。通过竞选演讲,学员之间选拔产生了小组长和班长,实现自我管理,同时也是自信力培养的一方面。

通过暑托班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除了德育,暑托班的老师们每天还针对学员们的表现,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做下一步的训练方案,其中就包含注意力思训和感觉统合训练的指数,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摆脱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学习困扰,从而改善学习状态,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