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联合国当实习生的日子
■范衍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将近1年,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全球各国的年轻人们在面对我们共同的世界时,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努力。
我之所以能够入选中国第一批公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还要从两年前参加“2014全球青年治理创新设计大赛 (YICGG2014)”说起,那一年大赛的主题是跨文化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元化。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时空距离,但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不同的历史渊源、社会习俗,以及因此形成的特定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却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很难变得更近。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希望能够建设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与人之间相遇相知的切入点。
有一天,我们小组在复旦大学附近的小餐厅里头脑风暴,大家突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的其它角落,也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也在为了同一个目标———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和我们进行着同样的畅想。当时的感觉非常奇妙,觉得这更大范围内的头脑风暴就是我们作为青年人参与全球治理和多边事务,并且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那么,世界会因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努力变得更好吗?
参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思想实验”
怀着青年人参与全球治理的憧憬与梦想,我申请成为中国第一批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习人员,并于2015年10月 25日抵达德国汉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的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于人之思想中构筑和平”,这句镌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大楼前的名言,描绘了联合国教科文工作的初衷与宗旨,即“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别称,“思想实验室”。很多概念和创新的理念,例如“文化多样性”“全民教育”,都是在这里被提出,并被成员国广泛接受并落实的。
我所在的终身学习研究所所依托的“终身学习 (LifelongLearning)”概念,就是这个思想实验室的重要产物。它聚焦终身学习的政策和实践,重视并承认各种形式的学习,特别是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承认学习经验和实践学习,为边缘化和弱势群体提供扫盲、非正式教育和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这个机构同样也是联合国系统内唯一将推动终身教育作为机构使命与职责的机构。
我工作的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UNESCOGlobalNetworkofLearningCities),其核心便是基于当前各国教育治理上逐渐去中心化的背景,从城市入手,通过为市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个人赋能,通过提升个人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与态度以帮助社会与城市应对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每一个对世界的小小改变都是多元文化碰撞下的产物
多元,或许是用来概括在联合国工作的一个最适当的词语。在德国汉堡那幢三层的小洋房研究所中,大约有50位同事,来自全世界24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我们团队中,有来自墨西哥的项目主管,同事来自德国、希腊、韩国、埃及、尼日利亚等。
前段时间我们完成了项目———未来两年的战略规划,设立了中期目标和未来的长期战略。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讨论,每当项目出现分歧时,来自德国的同事总是直截了当地说“不!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让我无法理解。”他们的表述方式总是充满了德国式的务实。而来自墨西哥的项目主管总会充当和事佬,用第三种可能性来缓和讨论的气氛,不论这个可能性是否真的可行。来自韩国的同事则特别爱用他们的韩国经验———遇到分歧,就用韩国已有的经验来参照正在逐渐成型的计划。
每次讨论时,项目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认为,必须提出自己的设想,不论是否有价值,所有的想法都会被尊重并被放上桌面集体讨论。这种与团队成员一同将一个项目逐渐建立起来的过程,让我感到自己在项目内的价值与意义。
年轻人都应该也可以参与到改变世界的美好事业中
当很多人在讨论90后、00后的话题时,其实我身边的很多年轻人已经融入了更多元的国际社会,参与到全球事务中,他们活跃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用青年的力量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我的同学刘璐茜现在在肯尼亚内罗毕由中国人创立的社会企业中南屋工作,这个平台致力于通过引导中国企业和青年人更好地走进和融入非洲,促进中国在非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在那里,她看到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太阳能、电子产品和金融等各行各业走进非洲,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与当地环境、劳工、法律和社区关系等方面摩擦不断。刘璐茜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影响华人在非洲的行为方式和形象,推动中非关系更可持续的发展。
曾经和我们一起参加两年前比赛的同学姚乐如今是巴政 (巴黎政治大学)复旦硕士双学位项目的学生,今年参加了G20框架下唯一官方青年边会二十国集团青年会议 (2016Y20China),作为5位中国正式代表之一,与各国代表讨论全球治理议题。
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在于它的多元———每个人都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也深知作为刚刚踏入这一领域的新人,还有很多要学习,但我们更知道只有当个人真正参与到这个进程中,为之付出努力以期实现改变的时候,才能真正对全球治理有着自己的发言权。(作者现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