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老战士仅13人在世

2016-09-19信息快讯网

 

85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白山黑水间,原东北军、农民武装队伍等义勇军组成东北抗日联军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18日,国家图书馆在京举办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成果发布会,“不朽的抗联——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揭幕,与此同时,作为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中国记忆”东北抗联系列3本图书也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日记手稿等一批珍贵文献入藏国图

14年孤悬敌后的艰苦斗争,在缺衣少粮及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面对数百倍于己的强大敌人,东北抗日联军与之进行了10万余次战斗,牵制了大量日军,不仅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战,也支援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发布会上,东北抗联老战士日记手稿、口述音频等一批珍贵文献入藏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代表国图接受捐赠。98岁的抗联老战士李在德、93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是东北抗联仅有的两位在世的女战士,当她们的战友出现在视频上,回忆起那段不为人知的岁月时,老人不禁热泪盈眶。目前,东北抗联老战士已知在世的仅13人。

李在德是“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的首位口述者,她曾是东北抗联第三军女战士,2012年接受采访时已94岁高龄,听力不佳,由儿子在旁转述,老人断断续续讲述了小时候从朝鲜逃难到中国,母亲在抗日斗争中被捕牺牲,自己先后参加抗日游击队、抗联被服厂,后又到苏联学发电报的经历。

在“不朽的抗联”展览现场,观众欣赏到首次集体呈现的这些受访老战士口述视频、抗联战士日记、公文包等珍贵文献和历史文物,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形式生动地了解东北抗联的斗争历程。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

240小时口述史料“抢救”抗联资源

“九一八事变”85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与中信出版集团合作推出“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系列丛书 《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 《最危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史事考》 和 《请把我埋在战斗过的地方——追寻抗联记忆》,承担了对抗联专题资源的抢救性工作。

据悉,《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 是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口述史料采集和整理的阶段性成果,收录了16位东北抗联战士和4位后代的口述史料,展示白山黑水间的抗战历程。《最危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史事考》和《请把我埋在战斗过的地方——追寻抗联记忆》收录《杨靖宇将军的最后时刻》等53篇文章及121张珍贵照片。

国图“中国记忆”项目主任汤更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图书馆(国图前身)首任馆长冯仲云就是东北抗联著名将领。“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是目前建设时间最长、口述受访者最多的课题。项目启动至今,东北抗联老战士胡真一、潘兆会、于桂珍、吕凤兰、陆保平等十余位老人已过世,项目组致力于把这些珍贵的抗战岁月和曲折人生由个人记忆化为民族记忆。

2012年初,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近五年来,项目组先后在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新疆、广东、吉林等地对全部25位已知健在的东北抗联老战士和60位抗联后代、相关历史亲历者、研究者,进行了口述史访问、影音文献采集,获得240小时的口述史料及大量照片、手稿、音像资料等文献,圆满完成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抢救性阶段工作。

同时,项目组还深入黑龙江鸡冠山考察抗联密营遗址群、战迹地,向冯仲云图书馆赠送抗战专题图书和抗联老战士口述史料等文献资源,并首次以“记忆空间”概念推动在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文献文物的本地保存和保护,与兴隆林业局共同建设“东北抗联记忆空间”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