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和平进程前途未卜

2016-10-04信息快讯网

 

哥伦比亚和平进程前途未卜-信息快讯网

和平协议公投为何搁浅

这次全民公投被视为支持和谈的桑托斯政府与前总统乌里韦领导的反对党之间的一次政治角力。反对党一方面称,和平协议向反政府武装妥协过多、对冲突受害者不公,呼吁民众投反对票;另一方面称,反对和平协议不代表反对和平,而是对和平“更高标准的追求”。反对党的“左右兼顾”获得了更多支持,特别是在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哥中部安蒂奥基亚省等地占据绝对优势。

其次,投票率低也是导致公投结果“爆冷”的一大原因。在波哥大首都区,虽然民众对和平协议的支持率高达56%,但投票率并没有达到预期;在桑托斯支持者占多数的北部沿海地区,由于飓风“马修”过境,当地很多地方被淹,导致这些地区投票率低至24%。

根据相关规定,公投结果将对总统有约束力,桑托斯本人将不能再寻求其他方式修改或通过和平协议。

和平协议受挫无疑为桑托斯未来的执政之路蒙上阴影。桑托斯原本希望能够在该协议生效后,将注意力放在与其他反政府武装签署和平协议以及进行税收改革和振兴经济上,而目前看来,桑托斯政府只能进行重新规划。

新华社记者 何珊(据新华社波哥大10月2日电)

本报驻墨西哥城记者贾泽驰

当地时间2日,哥伦比亚就是否接受政府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哥武”) 达成的和平协议举行了全民公投。虽然此前民调显示该项公投将“无悬念”地获得通过,但2日的结果出人意料———公投以49.7%同意、50.2%不同意而未获通过。倾注总统桑托斯、联合国等多方心血的哥伦比亚和平进程突然变得前途未卜。

早先民调:支持者领先近20个百分点

哥伦比亚政府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9月26日在哥伦比亚港口城市卡塔赫纳签署了最终和平协议,以谋求结束两者之间长达52年的内战。在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与“哥武”领导人罗德里格·隆多尼奥签署和平协议的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多个国际组织代表、哥各界和冲突受害者代表等约2500人出席并见证了这个历史性时刻。罗德里格·隆多尼奥当众向冲突受害者致歉,这是“哥武”领导人首次公开向冲突受害者致歉。

8月24日,双方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曾共同宣布,就结束长达半个世纪的内战达成了历史性的和平协议。和平协议共有六大内容,核心在于“哥武”自愿放下武器,逐渐演变为一个政党,通过和平手段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而政府方面对于涉嫌犯罪的游击队员则给予较大幅度的赦免或减刑。

按照哥伦比亚相关法律要求,这项和平协议还需要全民公投才能生效。在公投前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各个民调机构都对公投结果进行了摸底和预测。结果显示,同意和平协议的民众高于不同意民众近2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公投本应该“毫无悬念”地获得通过。但2日的投票结果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力推和平协议的总统桑托斯第一时间承认了公投结果。他表示,政府与“哥武”之间的停火协议不受此次公投影响,依然有效。3日,桑托斯将与各政党和政治力量,特别是反对派商讨下一步的对策。人在古巴的“哥武”领导人罗德里格·隆多尼奥2日也表示,“哥武”在“不友善的人”面前将继续通过协商解决分歧。

协议遭否决主因:民众对具体内容不满

分析人士认为,哥伦比亚民众通过公投否决和平协议,并不是拒绝以和平方式解决这一历史问题,主要是对协议具体内容有不满情绪,特别是涉及赦免和减刑的部分。

从目前哥伦比亚政府和“哥武”双方的表态来看,双方也依然愿意继续以和平、协商的方式来寻找出路。哥伦比亚政府当务之急是向反对派、“哥武”受害者家属组织等充分解释和平协议,让和平协议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

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2010年就职以来,一改前任乌里韦总统严厉打击“哥武”的态度,与“哥武”积极接触,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哥伦比亚长达半个世纪的内战状态。2012年11月,在联合国的大力支持下,双方在古巴和挪威作为担保国、委内瑞拉和智利作为观察国的斡旋下,开始在哈瓦那进行和平谈判。虽然谈判曾数次陷入僵局,但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意愿都比较强烈,这也是这场谈判能有善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此前“哥武”曾经在1984年、1991年和1999年三次尝试与政府达成和平协议,但都没有成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