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视角|独家:吕其明与不朽的旋律《红旗颂》

2016-10-21信息快讯网

 

▲吕其明在上海爱乐乐团指导连排《红旗颂》

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欣赏吕其明老师赠送的《红旗颂》CD光盘,激情澎湃的旋律在耳畔响起,让人不由追忆昔日红军先烈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打开腊子口的那场艰难而伟大的征途。《红旗颂》一一这部浓缩中国革命诗史的交响诗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高理想的表达与共同的时代记忆。

 

▲“上海之春”今年再奏《红旗颂》

1965年“上海之春”开幕前,35岁的吕其明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创作一部名为《红旗颂》交响乐。1930年出生,10岁便参加新四军的吕其明是在革命的融炉里长大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诞生,还有年仅43岁便英勇就义的父亲吕惠生……革命岁月的苦难与卓越、悲壮与辉煌,这一幕幕宛如电影般在吕其明的脑海里反复地闪回、翻腾。

 

▲作曲家赵季平(右)特地从两会驻地赶来

激情汹涌,音符闪动,旋律汩汩而出。在新乐路那幢老式公寓里,吕其明夜不能寐,经过七天的日夜奋战,《红旗颂》横空出世。在当年“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红旗颂》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时光荏苒,代代相传,《红旗颂》巳成为我国音乐舞台上演奏率最高,广播电视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经典之一。2008年,指挥大师祖宾.梅塔率领国际一流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了《红旗颂》。主办方专程从北京赶到上海吕其明家,送上由祖宾·梅塔等签名,镶嵌在精美镜框中的银色指挥棒,以表对中国作曲家的敬意。现在每每登门拜访其明老师,都能见到这悬挂在客厅墙上的珍贵礼物。

 

▲国家大剧院专场盛况空前

今年3月,《把心交给祖国一一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受其明老师之邀,我荣幸地担任了这场盛会的专职摄影。吕其明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和管弦乐组曲《白求恩在晋察冀》等多部交响乐作品外,还为《红日》、《铁道游击队》、《城南旧事》和《焦裕禄》等六十余部电影创作了一系列的经典音乐。此次是从事作曲创作六十多年的他首次赴京举办专场音乐会。佳宾云集,盛况空前,国家大剧院陈平院长紧紧握住了吕其明的双手。“我是赴京赶考,心里特别忐忑。作品究竟能打几分,观众说了算。”吕其明谦虚地说。陈平声若洪钟:“吕老,国家大剧院欢迎您!我可以负责地讲,凡是国内乐团到这里举办新年音乐会,开场曲目必定是红旗颂。”

 

▲吕其明和汤沐海两代情

 

▲指挥家汤沐海在排练《红旗颂》

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忽闻观众席里传来沪浓细语,经打听才得知是一大群专程从上海自费赶来的听众。一位年过九旬,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坐着轮椅与会,令人肃然起敬,听众纷纷起立给他让道。只见他褪色的旧军装一尘不染,胸前三枚军功章熠熠生辉,我大步流星赶过去欲拍照,无奈大幕即将拉开,只得暂时入座。

 

▲彩排中吕其明和青年指挥家张亮讨论细节

《红旗颂》开场,观众席鸦雀无声。结构大气磅礴、旋律优美舒展,整部乐曲在上海爱乐乐团的演奏下严丝合缝、高潮迭起,令人在如今这和平年代听来仍感热血沸腾。我站在记者席,融化在激昂的音符里,按快门的手颤抖不止,一时忘了肩负的重任。

 

▲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在排练中

音乐会结束,在雷动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吕其明上台发表感言。全场针落有声,吕其明感到满场皆是知音,听众能触摸到他赤诚滚烫的心。“是党把我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培养成一名文艺工作者。我的作品中倾注了对祖国对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说至最动情处刚毅的他哽咽难语。

 

▲吕其明感言几度哽咽

结束时观众纷纷拥向舞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年妇女拿着手机,怯生生地问我能不能帮她跟吕老合个影。她只身从上海赶到北京,只为听这场音乐会,明日还要赶早班列车回上海。我无法拒绝她的请求,但当我抓紧拍完必需的镜头,回身寻找她时,她却早已淹没在人海之中……

 

▲“芳林嫂”与会和吕其明喜相逢

 

▲大功告成合个影 摄影/薛锡翔

*本文系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陈丹路拍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