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唾壶作为卫生用具又被称为唾器
器物名称一般依照器型而确定,唾壶又称“唾器”,用于盛装唾吐物,卫生用具。唾壶,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六朝大量烧制。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出土漆唾壶上有“女阴侯唾器六年女阴库诉工延造”等字,汉至六朝唾壶当称为唾器。器型为大口,圆球腹,高圈足,其形似尊,南朝演变为盘口、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有的还配以盖和托盘。唐代唾壶形制出现较大变化,演变为口沿呈漏斗形状,称其为渣斗,功能除保持原来的功用外,兼用作茶器。宋代器型与唐代相似,只是器口变大,其功用除保持汉六朝唾器、唐代茶器外,还用于酒宴上盛放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
镇江扬中永鑫堂藏南朝瓯窑青釉瓷唾壶(图1),高8.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0.5厘米,底径8.8厘米。盘口外侈,短颈,扁圆腹,假圈足。胎浅灰白色,较疏松,全器施釉,釉色青绿,釉面光洁明亮,玻璃质感强。
瓯窑在浙江南部的温州一带,创烧于汉代,结束于元。六朝时期,瓯窑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水陆交通便利,产品大量销往各地,影响较大。瓯窑因胎土较白,暗衬釉色,并且釉面自然开裂,大的若蟹爪,小的若鱼子,疏密得体,自然醒目,器物造型又别具一格,形成了与其它窑瓷器不同的瓯瓷风格。从镇江出土的瓯窑瓷器看,三国吴时期,瓯窑器很少,仅见碗、盘类,胎色呈白中略带灰,有杂质,釉色多数为黄绿、淡绿,开细小片纹。东晋时期,是瓯窑瓷业发展时期,出土的六朝瓷器中,瓯窑瓷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好,其胎质较细腻,胎土白;釉层均匀,胎釉结合比较牢固,釉色有淡青色、青绿色、青黄色釉,釉层清亮,玻璃质感强。南朝时期,镇江出土的瓷器大多是瓯窑产品。如大港“135”工地M25南朝墓,出土瓷器30件,除一件为德清窑外,其于都为瓯窑产品,而这些瓷器都用纱布包裹,在一件青釉瓷四系罐底部刻有“政”字;另出土有大小各一件青釉唾壶(图2)。其中,大的高13.5厘米,口径11.2厘米,底径14厘米;小的高9.6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9.5厘米;两者与永鑫堂藏南朝瓯窑青釉瓷唾壶形制皆相同。这座墓规模较大,墓主身份较高,有可能是墓主定烧的瓷器。在大市口附近一处遗址南朝地层中,出土南朝遗物1022片,其中青瓷片628片,大都为瓯窑、洪州窑产品。从以上出土情况看,东晋、南朝时期瓯窑产品已占据市场。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