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攀比“咖位”,忘却自我修养

2016-11-22信息快讯网

“名词”解释:咖位。最初由英语“cast”音译而来,作“卡司”,意为阵容,后演变为明星名气、地位的排位。“大咖”或“小咖”,“咖位”高低,以及同一影视剧中各演员的“番位”排名顺序,俨然成为各经纪公司与不少粉丝沉迷的虚名与利益

最近,演员何赛飞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批评当下一些年轻演员“耍大牌”,“很多人不在演技上下工夫,只想着怎么成名,靠别的东西来包装”。在另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也曝光过某小生一连串任性之举:要求主办方半夜三更为其准备油泼面,不然就罢工;在某次宣传活动中因走电影院安全通道去四楼,而要求主办方在每层楼梯口都摆放一个椅子,以免爬楼梯累着。

前不久,两位老演员的言行举止在圈内传为美谈。在横店影视基地,郑佩佩有一场戏要躺在地上,剧组调整布景、布光,她就在脏水里躺了近半小时;在赶赴一个重要艺术活动的飞机上,李雪健被发现只有一名助理同行,在动辄三四人随行的明星圈里实属难得。

“大牌情绪病”,一半素养缺位,一半“咖位”作祟

明星在拍摄现场的“情绪病症”堪称五花八门。尔冬升、鞠觉亮等导演列举了几条:轧期赶场,片场不见人;不肯受累,迟到早退是常态;要求高待遇,酒店、用车不豪华不拍戏;排场极大,保姆跟班一大堆;不专心拍戏,现场玩手机;更闻所未闻的是,有演员抱怨天气不好,缺少灵感,所以“今天不拍”。记者曾在某古装剧片场看到,为了顾及个别明星的“情绪”,剧组特意在片场一隅给她划出专属休息区,4名助理伴随身侧,一人撑伞,一人摇扇,一人端茶水,一人读剧本。

病根何在? 一半是明星本身素养缺位,一半是经纪公司一味追逐的“咖位”在作祟。导演苏舟说:“对一些演员来讲,几点出工、带了多少人、乃至戏服的挑选顺序,都是相互攀比的内容,这些似乎成了他们是否属于一线‘咖位’的佐证。”在他看来,个别年轻演员耍大牌,“任性”的背后除了个人职业素养的缺位,更不乏经纪团队的操控。对一些全靠公司包装的偶像来说,接戏、演戏只是他们经营“咖位”与人气的一环。为营造自家艺人受市场追逐的幻象,经纪公司一方面会在网络热搜、网站娱乐“通稿”上煞费苦心,另一方面会“敦促”明星自身要摆出符合“咖位”的“明星范儿”。

业内专家认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某些明星在影视剧宣传过程中因“番位”的先后而与同台明星甚至制片方闹出不快,为什么会有明星一言不合就“尥蹶子”扬言罢演。

真正的演员,“计较”在戏里,吃苦在戏外

有业内人士叹苦经,受制于资本方,几乎每个剧组都有“带资进组”的演员。言下之意,某些演员能吸引资本,剧组便也只能对他们宠着、哄着,甚至“俯首称臣”。

导演郭靖宇就曝光过这样一个细节。片场中,一位五六十岁的导演蹲在年轻演员的沙发椅前低声下气:“天气热,你再来一条呗,刚才是摄影师没拍好,我回头骂他。”本来,对片场的细节、对演员的表现锱铢必较,是导演的本职。但如今,有了资本撑腰的明星在掌握片场主动权后,把“再来一遍”推诿成导演的错处、剧组的失误,岂不滑稽?

事实上,真正的演员,他们的“计较”都在戏里,在一个个人物如何才能深入人心的艺术讲究里;而为了用角色与观众交心,无论是在剧组拍戏的过程中,还是在漫长的自我修养道路上,真正的演员从不惮于流汗乃至流血。以何赛飞为例,且不论她出道初作为戏曲演员练功时受过的苦,即便小有名气后出演 《孝庄秘史》,她也曾为一个马背上跌倒的动作不惜在受伤后打了3针封闭继续拍戏,“如今想来,正是这些伤痛与汗水成就了我”。

报记者 王彦 张祯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