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收视率不死,真电视难立
王彦
12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消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联合全国电视剧制作机构签署自律公约,抵制电视台购买、播出电视剧与收视率挂钩的行为,禁止一切电视剧制播方的对赌行为。”与此同时,该协会正式授权其法务委员会,对涉嫌电视剧收视率造假行为调查取证,并向司法部门报案。
有关人士认为,此举是中国电视剧行业正式向收视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
产业协会法务委员揭开的事实触目惊心:电视收视率造假日盛,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到每集30万至50万元。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共播出1.3万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多亿元被非法窃取。更恶劣的是,由于各卫视频道普遍要求购买收视率,造成“资源”紧缺,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第三方“趁火打劫”的现象:在同一城市、同一时段,同时收取两三家制作机构的费用,以掌控收视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14年4月,北京电视台发布公告称,北京卫视被挤出本地收视前十,疑因收视样本遭到污染;2015年3月,同样原因,安徽卫视失守合肥,滑落至当地收视排行的第5位;2016年11月,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透露,目前许多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视造假问题,一集电视剧花50万元购买收视率,可使数据攀升到1%以上;一个月后,某部以“私房菜”为卖点的电视剧出击某卫视黄金档,但流量明星换来超低收视,剧集被撤档后,片方怒撕真相,称一切只因他们拒绝购买收视率,由此推倒了业界重新声讨收视造假的多米诺骨牌。
收视造假猛于虎,皆因收视对赌恶如狼。对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而言,不买收视率就没有广告青睐;不能自带广告,就不会有电视台愿意播出。所有的广告营收要想从“唯收视率”的狮口之下逃出生天,似乎唯有操控数据这一条邪路。有评论家尖锐地认为,在造假死循环中,浮夸的数据绑架了电视台购剧,电视台购剧纵容了收视对赌,收视对赌又刺激了数据飙升。最终导致该费的心思全都扑到了如何把玩数据上,本该坚守的艺术理想败给了唯利是图、追名逐利、以炒作代替创作的乱象。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这是包括影视行业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理当谨守的职业情操。歌德说过:“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试问,当收视率造假泛滥成普遍现象,荧屏满目何处可觅雄伟的人格?
假收视率不死,真电视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