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扩大朋友圈传递阅读价值

2016-12-14信息快讯网

书店扩大朋友圈传递阅读价值-信息快讯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体书店布局新媒体运营,不止为了卖出更多的书,而是吸引更多读者亲近阅读,构筑稳定增长的阅读社群。近期,言几又、钟书阁、西西弗书店等“网红”书店纷纷开出新分店,线上线下营销齐头并进。图为读者在静安钟书阁内挑选图书。图/视觉中国

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店———如今,新媒体社交平台已经成了不少实体书店线上传播的标配。日前,记者走访沪上多家实体书店发现,书店在陈列布置上处处凸显互联网元素:新书海报上图书简介旁边有枚醒目的二维码,有兴趣的读者可拿起手机扫一扫,进入书店的网上微店或微商城选购图书;书店举办的读书会推出网络书友群,吸引更多顾客和作家学者实时对话;有的书店开设了线上视频、音频节目,甚至引入“直播”,重点推荐分享书店的特色图书。

曾被图书电商、电子书挤得有些喘不过气的实体书店,如今也开始学着新媒体营销。不止一家书店的品牌总监告诉记者,利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开展读书会信息发布、图书预售,几乎是互联网时代书店的必然选择。当读书聊书的人越来越多,书店本身就成为一个实体社交圈子;而搭车社交网络的书店朋友圈,可以更好地延伸书店功能。正如一位圈内人士所说,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互动,最终是为了唤醒阅读热情,吸引人们走进书店,拥有更多阅读体验。因此,如何将线上注意力有效引流转化,延伸书店作为文化空间的价值与特质,正考验着书店运营方的智慧。

网络社交平台随时随地推送书店服务

不久前,文学爱好者蒲女士在手机订阅的公众号里,收到题为“曾经叛逆带刺的她,为女儿写下柔软的童话I虹影新作签售会”的推送文章,喜欢小说的她读完立刻在对话栏回复“姓名+参与人数+联系方式”,预约报名“好久不读”书店举办的《马兰花开》新书沙龙。

这一场景对于许多读者来说都不再陌生,不少书店的线上平台,会随时将图书产品信息、阅读服务推送到读者面前,并为各种阅读社交活动搭建网络入口。有的书店还会整理嘉宾对谈实录,让没能赶到现场的读者也可在线浏览讲座内容。比如大隐书局的“大夏读书会”系列活动现场速记,都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排发布到书店线上平台。建投书局最近开办“JIC讲堂”,围绕历史、哲学、教育等文化主题,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知名学者鲍鹏山等人演讲,读者无论身在何方,都能随时扫码加入书店的书友群,活动结束后也能继续畅聊讨论话题。

这种类似“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交流,让一堂堂读书讲座,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实体书店也被打造成具有网络辐射力的文学艺术和学术交流平台。有的书店还立足自身特色,与对应领域的互联网平台合作,比如一些主打艺术的书店就主动牵手艺术节、音乐节的线上平台,吸引更多同道中人,把别人的用户变成自己的读者。

最大限度拓展实体书店的业务弹性

不过,书店做新媒体、搭建公众号的“终极理想”,不止为了卖出更多的书,而是吸引更多人亲近阅读,构筑起稳定增长的阅读社群,最大限度拓展实体书店的业务弹性。建投书局品牌营销高级经理李子钧告诉记者:“新媒体并没有抹杀实体书店的本质。网上读书朋友圈社交的活跃度,正是书店引导满足阅读需求的最佳契机。”

有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书店线上营销,前所未有地强调体验与分享,这成为书店融合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既有助于增强读者粘度与忠诚度,也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更加细分、专业。比如,单向街书店利用书店的人脉圈子,将沙龙嘉宾、图书作者等资源集合起来,尝试打通线上线下内容。旗下品牌“单读”既有实体杂志也是在线品牌,相关音频视频的播放量平均达到5000次,获得了固定受众的关注与好评。

不少书店如今还在尝试改变互联网“碎片化阅读”习惯,最终让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快餐式”文章,而是能捧起书精读。比如,一些特色书店通过新媒体渠道开出“深读书单”,就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专业荐书人的角色,无论是半层书店遴选推荐最新建筑文化类图书,还是建投书局对全球传记类读物的分类荐读,都让读者在相应领域获得更为集中深入的阅读体验。眼下,更加个性化、更高效精准的阅读服务,正在成为许多书店深耕的特色朋友圈。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只要有心,互联网能让实体书店更容易找到读者、找准定位。

报记者 许旸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