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薪酬差历年最大 双方预期落差1762元
换算成以企业计量为标准的税前工资,可测算得出: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平均值事实上达到6830.33元。从均值来看,企业愿意向应届生提供的税前月薪均值仅为5067.91元。
用人单位愿意出多少、求职学子希望拿多少,这是大学生就业“供需匹配”的核心数据。《2011-2016上海地区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就业环境指数调研报告》19日披露,通过向企业和学生在线发放6300余份问卷,调研发现:企业愿意向应届生提供的税前月薪均值仅为5067.91元,与学生预期之间的落差达到1762.42元,为6年来最大。
图片说明:历年学生方/企业方薪酬对比
据调研,79.13%学生期望每月净到手的薪资超过4000元,6000元以上净到手薪资者也占到了31.02%。根据上海社保公积金缴纳比例和工资个人所得税,将该数值换算成以企业计量为标准的税前工资,可测算出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平均值事实上达到6830.33元,其中研究生对薪资期望远超本科生1000元。而企业方面,只有74.39%的受访企业愿意给予税前4000元以上薪资。同时,从薪资增速方面来看,预测2017年企业给到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增幅为8.9%,而应届生期望薪资增幅则为13.14%。
就业环境指数53,6年来处于下行通道
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为795万人,相比2016年的765万又创新高。而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生数量自2011年起均在17至18万之间浮动,预计明年首次突破18万,达18.7万人。
图片说明: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
自2011年至2016年,作为沪上人力资源主力服务机构,上海东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持续开展上海地区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就业环境指数调研,今年向企业回收1871份问卷,均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填答,同时向就业大学生群体回收4466份问卷。
图片说明:历年就业环境指数
数据模型显示,预测2017年就业环境指数为53,前5年则依次为72、69、64、68、55。调研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53处于“45到64”的中位区间,总体评价是“保持观望”,表明招聘需求总量基本稳定,不过就业市场信心略有波动,供需开始出现不平衡。由此,供需双方“僧多粥少”现象将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最期望就职外企,其招聘意愿却在最低点
据调研,2017年应届毕业生最期望加入的企业类型是“外企及中外合资企业”,占比43.03%;其次为“国企及央企”,占比39.24%——这是近4年来外企首次超过国企成为应届毕业生最期望加入的企业。此外,期望加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小幅回升,而民营企业的吸引力近年来首次回落,从上一年度的14.05%下降至11.08%。
图片说明:学生期望就业企业类型
在受访的50人以上规模外资企业中,仅有25.99%表示在2017年有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计划,较上一年度的调研结果下降22个百分点,创下历年新低。不过相对令人振奋的消息是,表示2017年有招聘计划的外企,在招聘人员计划数量上却较上一年度有所回升,平均增加了1个人,每家企业达到9人。深入了解受访企业为何无应届生招聘计划的原因时发现,其不招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公司业务影响,无招聘预算”,这一占比达41.94%,较上一年度上升24.29%。
图片说明:历年外企招聘意愿
调研还发现,六成的参调学生表示接受去小微企业工作,但比例相比前两年继续呈下滑趋势。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何不考虑去小微企业工作的原因时发现,薪资福利不佳仍为令学生止步的首要原因,发展潜力小升至第二,没有安全感降至末位。但调研人员陆晴华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表示,小微外企平均薪资水平与整体外企差距并不大,且福利水平基本与外企整体水平一致,可惜学生对这些仍缺乏认知;而对小微外企来说,如何提升雇主品牌形象将是关键工作。
就业意向小幅上升,对行业和岗位无明显偏好
调研数据显示,有60.20%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该比例较上一年度的调研结果上升6.77%;而选择考研读博的比例下降7%,降幅较明显。当然,还有3.89%的学生选择了“Gap Year”,不再“毕业就工作”,成为“慢就业族”。但总体来看,2017年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的选择变得更加务实。
图片说明:历年学生就业意愿
数据还表明,信息技术、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保险行业依然延续热门状态,但青睐度开始降低;而加工/制造业、贸易、教育/培训、电子技术行业、化工/能源、生物/医药/保健等行业的热门程度,相比上一年度都有了一定比例的上升。预测2017年信息技术、互联网行业仍然为应届毕业生就业行业首选,占比29.27%;其次为金融、保险行业,占比24.56%。
从学生期望从事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上看,预测2017年管理类岗位仍然是学生第一向往的岗位类别,占比为50.32%;其次是技术类,占比为40.26%。与历年数据对比来看,应届毕业生除对管理类岗位热情小幅下降之外,对其它岗位的热情都有一定程度提升。
事实上,在2017年外资企业计划招聘的岗位中,技术类和销售类的岗位需求才是最多,分别占比51.23%和43.84%;其次是行政支持类和市场类。从相比历年数据看来,不同类型岗位的需求分布更为平均,这也意味着应届毕业生在应聘外资企业时应有更宽泛的岗位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