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

2017-01-09信息快讯网

    维生素A会伤害宝宝大脑?

无核葡萄是因为吃了避孕药?

西瓜就桃要人命?……

2016年,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让很多人困惑,1月6日,由国家食药监总局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报告会”上,2016年食品安全10大微信谣言被曝光。

会上,与会专家对10大谣言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并作出了澄清。这些谣言分为“以讹传讹”、“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夸大其辞”、“改头换面”等多种类型。以下是10大谣言及真相:

1葡萄为无核吃了避孕药?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以讹传讹

谣言:某视频中,一中年男子称无核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的,吃了会绝育。

真相: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根本不起作用。无籽水果的产生和人类使用的避孕药没有丝毫关系,无籽水果是通过育种或植物激素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的,这些处理并不影响果实的安全性。

2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断章取义

谣言:某理工女博士根据世卫组织文献《1-5月龄婴儿补充微生素A》得出“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的结论。

真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有充足证据证明,额定剂量的维生素A是安全的。世卫组织(WHO)指出,给1-5个月的小宝宝补充推荐剂量的维生素A(5万单位)是安全的。

3小龙虾成了小“虫”虾?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夸大其辞

谣言:小龙虾浑身都是虫,不能吃。

真相:有媒体报道称,女子吃小龙虾感染肺吸虫病,实际上,她吃的“醉虾”是把活虾活蟹放入酒中“醉晕”,再蘸酱汁食用,是在生食。而我们平时吃的小龙虾,不管是蒸、煮还是炒,都经过了高温处理,寄生虫在这个过程中都被杀死了。

4肉鸭长得快是因为吃了“兴奋剂”?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改头换面

谣言:肉鸭生长过快,长期注射激素。

真相:肉鸭生长快是科学育种的结果,打激素既不合法也不合算。

5胆固醇被发“好人卡”?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断章取义

谣言:美国政府修改了40年以来的错误,胆固醇有益无害,不再分好坏。

真相: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取消胆固醇摄入的建议,但也强调“不代表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时胆固醇不再重要”。《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版不包含2010版中对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多余300mg/d的限制要求,但这一变化并不代表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时胆固醇不再重要。

6美国人民又不吃转基因了?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冷饭热炒

谣言:一篇名为《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的文章流传开来,美国人民再一次不吃转基因了。

真相: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发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到现在已经吃了20多年,是转基因研发和消费大国。

7西瓜就桃要人命?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无中生有

谣言:桃子不能与西瓜一起吃,会产生剧毒,马上丧命。

真相:“食物相克论”造成了无数的冤案,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西瓜与桃同食会致命。任何一种农产品谣言的出现,都会辜负农民伯伯的血汗。

8方便面,你到底惹了谁?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冷饭热炒

谣言:方便面是垃圾食品,没营养,致癌,含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

真相:方便面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主食,目前国人对于方便面最大的非议无非在于其营养健康性问题。专家表示,方便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主要的营养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过量地单一食用,因此吃方便面的时候也要注重营养搭配。

9樱桃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无中生有

谣言:有人因吃樱桃感染H7N9病毒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

真相:可查证的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但该谣言嫁接痕迹太重,显然是“吃猪肉感染H7N9”、“吃麻辣烫感染H799”等谣言的新变种。

10猪肉寄生了无敌“钩虫”?

2016年微信十大食品谣言大合集 别再上当了!-信息快讯网

谣言类型:无中生有

谣言:多地网友上传“猪肉钩虫”的图片,引发轩然大波。

真相:猪肉中无“钩虫”说法,图片所指为猪的血管、淋巴管等组织结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