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年CPI调控目标完成

2017-01-11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张晓鸣)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2月份,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1%;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

2016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2015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预期目标。

“从同比看,12月份CPI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受对比基数相对较高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说,1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由上月的15.8%回落至2.6%,对CPI的影响减少了0.30个百分点,是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从环比看,12月份CPI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8个百分点。受全国平均气温偏高影响,当月鲜菜和鲜果价格涨幅均弱于历史同期平均涨幅,环比分别上涨0.1%和2.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粮食、水产品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3%、0.3%和0.2%,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5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能源价格分别上涨3.1%、3.6%和2.1%,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放眼新一年的物价水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消费旺季到来,蔬菜、水果、肉类以及水产品价格都可能上涨。大宗商品和原油价格上升,工业领域产品价格上涨逐渐传导至消费端,带动核心CPI上升,形成物价上行周期。部分供需偏紧的食品价格可能出现快速上涨,预计未来CPI同比涨幅小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去年11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当前CPI的走势总体是温和上涨的态势。实际上,从下一个阶段来看,CPI仍然很可能持续温和上涨。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不会明显上升,CPI的涨幅能够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另外,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2015年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从环比看,12月份PPI上涨1.6%,涨幅继续扩大。绳国庆认为,PPI环比涨幅一方面是受汇率波动等多因素影响,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了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另一方面是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效果显现,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从同比看,12月份PPI上涨5.5%,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PPI的转正反映市场需求明显回升,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但是,初级原料和工业中间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将加大企业经营成本,需引起警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