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浦江源”百姓尝甜头

2017-01-12信息快讯网

“重返安吉十八年,竹林依旧水清甜。人居环境称世界,美丽乡村入心田。黄浦江源连浙沪,苕溪上下展新颜……”日前,在浙江安吉举办的“重访黄浦江源”的活动中,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理事长、76岁的陶康华教授感慨万千,即兴赋诗。

章村镇是黄浦江源头第一镇。该镇党委书记王长林介绍,近年来,章村镇在水源保护上加强举措,做到“三不上山”和“三不下水”:“农药、化肥不上山”,解决面源性污染问题;“林道不上山”,加强植被保护。“磷不下水”,引导农户用肥皂替代洗衣粉洗衣;“泥不下水”,加强对水域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人不下水”,成立护源小队,杜绝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过去生活污水都是直排沟渠,臭气四溢,蚊蝇乱舞,村民们苦不堪言,后来村里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章村镇长潭村书记朱雪慧说,如今村里有40多家农家乐,因为尝到了保护环境的甜头,村民们对污水处理项目非常支持,还主动升级自家污水处理设施。

据了解,自2014年始,安吉县财政每年拿出2500万元资金,用于黄浦江8个源头乡镇的生态补偿,对水质等指标进行考核。王长林介绍,近五年来,章村镇共投入2600多万元对6个行政村、2204个农户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出境水质已达到二类水体标准。

以水为媒,章村镇每年吸引100多万上海游客前来追根溯源。在浙江省安吉县龙王山上,上海老市长汪道涵题写的“黄浦江源”四个大字历久弥新,而确立安吉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故事却要追溯到18年前。

1999年7月,上海市8所高校组织了“拯救咽喉,保护源头”黄浦江探源活动,经过两周考察,初步认定黄浦江源头在安吉龙王山。随后,上海市地理学会组织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等单位的专家,对黄浦江源头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三个60%的结论:黄浦江有60%的水来自太湖,太湖有60%的水来自苕溪,而苕溪有60%的水来自西苕溪。经过考察,陶康华还提出:西苕溪的支流南溪源头正是西天目最高峰龙王山。自此,海拔1587.4米的龙王山正式被认定为黄浦江的源头。

“黄浦江源头的确定,使安吉与上海两地‘同饮一江水、兄弟情谊深’,艺术大师吴昌硕‘生于安吉、盛名上海’更是记录了一段历史佳话。”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表示,“黄浦江源”的溯源成功是安吉休闲旅游发展的开端,接轨上海作为安吉对外开放的战略,让安吉人尝到了甜头,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上海游客来到安吉休闲观光、投资兴业,带富了一地百姓,铺就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

(本报安吉1月11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