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给家长的一封信:克服“焦虑症”,从摆脱三大误区开始

2017-01-20信息快讯网

寒假要到了,一些低年级家长们的焦虑也冒出来了:假期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做啥?自家的孩子会不会输在假期里?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多学点、学难点……似乎不用功课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自己的心里就会空荡荡没着落。

事实上,这样的焦虑不仅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效果很差。

教育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孩子成长的规律。教育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受教育者。所以,千万不要违反教育规律,把原本应该用来放松心情、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质的假期,错误地当成拉紧弓、绷紧弦的“第三学期”。

假期,正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大好契机。

如果说“孩子是家庭最大的投资”,那么,投资能否产生效益,是要讲科学的,这里的科学就是要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抓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科学地教育和培养他们。

孩子成长有5个关键期——■3~5岁,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7~12岁,学习和思维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13~18岁,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18~25岁,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

■25~30岁,家庭及社会责任感建立的关键期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多年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告诉我,小学生的家长很容易陷入三个误区——

①对学校教育要么过度依赖要么缺乏耐心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甚至把“好”的标准局限在只要考试分数高就行,对学校“让孩子快乐学习”的理念不闻不问、不关心也不配合。尽管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研讨和课堂设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现“减负增效”,但学习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尤其像数学口算、语文识字等基本功练习,都需要花些工夫。孩子们刚升入小学,难免不太适应,或有些方面适应快有些方面适应满,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细致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变化,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适应期。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蹲下身来,与孩子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前段时间我想利用课余时间,给部分参加“我爱诗词美”活动的孩子拍一段视频,没想到不少孩子根本没空——因为家长们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孩子们别说拍视频了,就连正常的休息活动时间也几乎被挤压殆尽。这种拔苗助长似的抢学、猛灌,在人生马拉松的起步阶段就拖拽孩子展开百米冲刺,只会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探究欲,只会透支孩子的脑力、体力和学力,甚至压垮小树苗。要知道,孩子们才走上求学路,培养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才是第一重要的。家长们,千万别做傻事啊!

②忽视家庭教育细节,对孩子只提要求不培养老师常常建议家长要让孩子尽快学会自己整理文具收拾书包。遗憾的是,一些家长没把老师的建议当回事,在他们看来,孩子应该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做习题、背单词上,整理书包这样的“琐事”就有大人代劳了,甚至美名其曰“帮孩子节约时间”。对孩子的评价也是看考试分数,考得好就狠狠表扬,考得不好就给脸色或催促孩子加码加时刷题。殊不知,孩子上课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做功课时的认真与否、思考问题的条理清晰严密与否,都与包括独立整理书包在内的若干小事、琐事密切相关,这就是习惯,这就是细节,这就是真正影响孩子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好习惯会终身受用,坏习惯则是成长的最大阻力。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能力,细节决定成败,性格、习惯、细节,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意识引导和逐渐培养出来的。有了好的习惯、注意细节、性格开朗健康,孩子不仅学什么都快,而且爱学习会学习,他既能把自己的学习生活规划地井然有序,也能举一反三、敢于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说到底,孩子的差异,是由于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讲到这,家长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③把对孩子的教育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有些家长特别是一些学历较高的家长认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孩子“民主”。没错,尊重孩子是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前提之一,但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其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自发的更不是自觉的,他需要引导和教育,需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如何做到既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又因势利导地帮孩子做好规矩、形成科学健康的学习生活生物钟,需要“教与养”有机结合。这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常有家长来问我:“怎样才能叫孩子听话呢?”我的答复是:“你真要他们听话,他们就会听话!”这意思是说,你应该“要求”而不只是“希望”他们这样做。“学习的时候认真地学,玩的时候痛快地玩”,说起来都懂,做起来却要花心思——要走近孩子更要走进孩子心里,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知心人和引路人,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跟他们讲规则,也要真诚地陪他们一起玩,要抓住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最佳契机跟他们讲道理,要让孩子经常期待与你在一起或和你互动。

以下言语或行为如果有请立即改正:

●以恳求、作交易、贿赂、空洞的威胁,要求孩子听话

●以“下次不准了”或“反复讲道理”来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错误行为

●因为我是你爸(妈),所以你得听我的

●只要你比某某某考得好,我就答应你的要求

●别以为我不知道,别逼我对你不客气

●快-快-快,别再浪费时间了,快-快-快

●怎么搞的?昏掉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累(烦)死了,你自己玩(看)

●学习才是最主要的,其他都是瞎胡搞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师在不停地学习,学校在不断地研究,家长,你们也要全身心投入与时俱进啊!

孩子们期盼的寒假即将到来,抽点时间多陪陪孩子,跟他一起做做运动、玩玩游戏、聊聊科学或他感兴趣的事,带他去去博物馆、科普馆,或者展开一段旅行,让他们都享受并喜欢这一段别样的学习生活经历!然后,你将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你也可以自豪地讲: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我没有缺位。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