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来了”,整栋楼亮起来了

2017-01-27信息快讯网

 

杨晓月(左一)为社区老人送上新春礼物。袁婧摄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天一早,102岁的沃阿菊阿婆起床后一番梳洗,穿上备着过年的花袄,在儿子搀扶下,拄着拐杖挪步走向田林八九十村居委会———那儿,有个重要的人,老人等着见一面。

一进居委会的门,83岁的许玉发老伯,坐在板凳上守候良久,密布皱纹的双手紧紧攥着一本页角已翻卷的小本子。

“我还是晚了!”说话已然哆嗦的沃阿婆不忘打趣。而许老伯依旧眼望窗外、充满期盼。

两位老人等候的是同一个人———宜山菜场的卖鱼郎,杨晓月。(本报2016年11月21日第五版《杨晓月:卖鱼郎的诗和远方》曾作报道)

这天,正是杨晓月农历年前最后一次送鱼的日子。

“看到大家齐齐整整就好”

说话间,屋内又陆续来了几位老人,和沃老、许老一样,他们都是有着实际生活困难的社区老人,也都是晓月平日里定点送鱼的对象。

集中到居委会,是这些老人的一次“集体策划”。平日,晓月根据各家情况错峰上门送鱼。年前集中送鱼,这让老人们于心不忍:“40多户人家不好让他一家家跑,我们集中到居委会领,不是更好?”

于是,有老人带着子女来的,有推着买菜小推车来的,还有一早和居委会干部“挂上钩”请他们帮忙搬回去的。

“鱼来啦。”九点半,晓月骑着黄鱼车,身后跟着一个自行车队,准时出现在居委会门口。

年前送鱼,绝对是一项大工程。除了晓月送出的40条鱼,管理宜山菜场的铭言公司也“配套”送上大米、鸡蛋、五谷杂粮等。

屋内的老人们全然顾不上看堆满桌面的“五谷丰登”,他们起身围着晓月,问这问那:“这两天生意好不好?”“何时回老家啊?”……

老实的晓月还是把话题拉回到了“老程序”———介绍:“今天是桂鱼,刺少肉嫩。”

在送鱼送到第15年时,晓月的这个“介绍”也终于脱离了“十个字版本”,有了后续:“我今天还从安徽老家带来了新鲜的鸡头米,用来烧粥很有营养,大家记得一定放冰箱!”

还是有人看出更多新意的。年岁最高的沃阿婆眼睛也毒辣:“晓月,今天穿红色,老好看的。”

事实上,除了脚上那双“千年不变”的沾着泥的黑色高筒胶鞋,一身红衣服确实是晓月的一份心意:“每年,这些老人中总有人因年岁或疾病离世,十多年来熟悉的老面孔越来越少。老人喜欢喜气的红色,而我,看到大家齐齐整整都在,就好。”

更在乎“晓月来不来”

众人寒暄之际,刚才还在引颈期盼的许玉发老人,这会儿却一个劲儿地埋头奋笔疾书。

回到他手中这本卷了边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十多年来晓月上门送的鱼和以低价卖给他的鱼等等。“人,贵在知恩图报。晓月的情,我这辈子不能还的话,也希望后辈能牢牢记着。”

集中送鱼完成后,晓月心里还惦念着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坚持上门送鱼。

田林八村某号楼底楼,门对门住着两位独居老人,九十多岁的林阿婆和年过八旬的朱阿婆。两位阿婆上了年岁,视觉光感退化,都不大喜欢开灯,不管白天晚上,整个底楼都是“黑咚咚”的。但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对着的两扇门是同时敞开着的,屋内每个房间的灯都开得敞亮,甚至连楼道公共部位也被拾掇得特别干净……明眼人一看便知:晓月要送鱼来了。

这次,两位阿婆一位摔了腿、一位患病,都不便走动。晓月依旧上门,弥补了她们缺席“集体活动”的遗憾。

“鱼来了。”这一声吼,简直让整个楼道通体透亮。

送鱼送了15年,很多老人已不关心鱼到不到,更在乎的是“晓月来不来”。

在李大爷家,老人准备了火红的春联和福字,说什么也要晓月捎上;郑大爷家,桌子上早已备好一大把红色的糖果……

实验用泉水为鱼“瘦身排毒”

每年,晓月的鱼摊,总是菜场里年前最晚收摊的———因为总想着“万一有居民赶不及买鱼”,他的摊位总是要开到大年三十中午以后。然后连夜赶回老家,吃顿团圆饭。

每年如此,他甚至总结出了经验:“通常,大年夜高速路是最通畅的。”

这两天,越临近春节,该备的年货大家早已备好,生意反而清淡起来。生意间歇,晓月有了时间能在家练练字、写写诗。即便这样的“笃悠悠”被急性子的爱人数落几句,他也乐得在微信朋友圈里“自嘲”。

但“笃悠悠”的背后,却是他很有把握的一个宏大实验———利用天然泉水为桂鱼瘦身,通过“瘦身”,一方面改善肉质口感,同时排解鱼身上的有害物质。“家里哐哐当当,一下子清蒸十几条鱼做比较实验的日子,春节后又会回来啦!”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