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造访崇明东滩

2017-02-07信息快讯网

 

“鸟中大熊猫”造访崇明东滩-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李静)记者从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近日,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首次拍到了几只“稀客”——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珍稀鸟类在全球只有2000余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实施以来,为鸟类营造了更多、更优的生活环境,效果明显。据去年11月至12月的观测和调查显示,已有2万多只鸟儿到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越冬,同比增加5000余只。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吴巍博士介绍,在近日的一次鸟类调查中,工作人员偶然间拍到一只成年中华秋沙鸭,这也是保护区开始水鸟调查以来首次记录并拍摄到该鸟类;此后几天,工作人员特意去寻找,又发现了四只成鸟,从羽毛、体型等情况判断,雌雄都有。

不同于普通秋沙鸭,中华秋沙鸭吃荤,以鱼虾等动物为主食,喜欢在深水区活动;它们的嘴形扁长,喙前端带锐钩,适合潜入深水捕鱼虾。吴巍说:“第一只就是在保护区生态优化工程区内一处两米多深的水域拍到的。”从照片上看,中华秋沙鸭羽色漂亮,有着标志性的“凤头羽冠”,头顶为具金属光泽的青绿色,身体为黑色,侧身有鱼鳞状波纹。

吴巍介绍,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的历史,它们的繁殖地在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到我国东南部、长江流域的河流湖泊以及海岸线附近区域越冬。1864年,英国人在我国记录到一个雄性幼鸭标本,将其定名为“中华秋沙鸭”。

每年的秋冬迁徙季 (10月下旬至来年3月下旬),有3万余只雁鸭类、5000余只鸥类、3万余只鸻鹬类鸟儿和

其它各类鸟类飞来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过冬。近几年,保护区共记录到五种前来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黑鹳、东方白鹳、白头鹤和白尾海雕,其中白头鹤最多,稳定在每年100只左右,其它四种每年可记录到三四只;累计记录到3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种数量都比较可观,从数百到数万只不等。

吴巍透露,最近还有另外两件让保护区工作人员欣喜的发现,“在保护区

越冬的小天鹅从往年的不到20只增加到61只,黑脸琵鹭从往年不到10只增加到33只。”这两种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小天鹅集中在保护区生态优化工程区内栖息、活动,在去年种植的海三棱藨草地带觅食。

另外,东滩保护区去年还种植了600亩水稻,没有收割而是留给鸟儿当“零食”,这也吸引了不少鸟儿“吃货”们,“以前是小规模试种,去年首次成片种植,效果不错。”吴巍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