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出版老店何以长青

2017-02-11信息快讯网

 

20岁出版老店何以长青-信息快讯网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最具代表性的精品读物之一。它以橘色哲学类、黄色历史地理类、绿色政治法律社会类、蓝色经济类等不同颜色标识书脊,成为中国知识界打通学术历史和文化疆域的最初经典启蒙。2017年丛书第16辑将陆续推出。(商务印书馆供图)

谈起中国现代出版业,商务印书馆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存在。120年前的今天,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百余年韶光流影,精品图书影响几代学人。如今,这家“百年老店”如何呼应时代需求力推优质读物?历经沧桑的“商务品牌”在人文社科领域如何保持辨识度?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的回答是:创新不辍与文化担当。(相关新闻:商务印书馆今迎120岁生日

上海天通庵路190号,是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今天在这个颇具特殊意义的地点,“商务印书馆120年纪念———起点·中国现代出版”展览揭幕,纪念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周年主题系列讲座开讲。第一讲由张元济的孙子、上海文史馆馆员张人凤主讲。此后的两个月里,陈思和、杨扬、邹振环、张志强等全国十余名学者将围绕不同主题讲述商务印书馆的峥嵘岁月,回忆历史,畅想未来。

激活资源,做有生命力的长销书

不难发现,从醒目彩虹色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到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从 《新华字典》 到“工具书王国”,从纸质书到纸电同步出版,商务印书馆的市场眼光与文化品位赢得了业内口碑。于殿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6年商务印书馆重印率大幅提高,图书重印种(次) 同比增长68%,“这至少表明,商务出品的是有长久生命力的产品,是长销书”。

这种生命力,令商务印书馆120年的出版长河波光潋滟。1904年重要掌门人张元济主导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开辟“开启民智”新篇章。印书馆曾大规模出版林纾译小说、《共学社丛书》 推动启蒙;当识字率上升、全国亟需普及性读物时,商务印行 《万有文库》,将各科知识请下殿堂,进入中小学图书馆;大学初兴、学科初立,商务组织出版 《大学丛书》,编印百科和专科辞典,推进现代学术体系建立;建国后,《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陆续编印,为全民扫盲和汉语规范化铺下奠基之石;此后商务坚持系统移译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为学人提供了丰厚的知识资源储备。这些经久不衰的长销图书影响了几代人,比如,许多中国学者都记得1982年“汉译名著”第1辑面世的盛况:书店一开门,新出的单行本就会被一抢而空,发行量似乎总也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市场对这样的读物表现出“极度饥渴”。

在业内看来,商务印书馆120年的企业发展史,恰对应中国120年的现代化进程,翻开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群英谱,大多数学术文化名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张元济、高梦旦、王云五、郑振铎、胡愈之、陈翰伯等耳熟能详人物的名单可以开得很长。“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张元济的诗句绘就了商务印书馆群英荟萃、群贤毕至的盛况。

不止卖书,还要做内容资源和阅读服务大平台

时下的商务印书馆正由单一出版机构向内容资源和阅读服务供应商平台的复合角色转变。为盘活品牌价值,商务印书馆特地成立百年资源部,这也是业内唯一专门整理保护历史文化品牌资源的部门,开启口述史与历史档案信息化等工程。而同时,创新仍在延续,120岁的商务正年轻。除了引进渐成气候的自然博物书系,2017年商务印书馆还将陆续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16辑,《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三批100本也开始出版,《万有文库》也将重新出版120种经典书。

报记者 许旸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