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绝不能被逐利的资本绑架

2017-02-11信息快讯网

开学前的这几天,不少中小学生家长纷纷走进培训机构,奉上不菲的学费———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每月补习费用奔着万元而去;为了升学,有的家长一次性为孩子支付3年十几万的补课费……记者调查发现,眼下,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被培训机构所“绑架”。

“是时候出台有力举措惩治培训乱象了!”不少业内专家指出,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理性认识,而现阶段的重点应该是清理、整顿和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教育绝不能被逐利的资本绑架!”

饥饿营销,把家长的焦虑做成一门生意

“距离2017年上海中考还剩120多天,中考满分630分,而沪上某知名高中去年的平行志愿投档分是604分,看来中考只有26分可以扣!来算算,如果体育扣2分,语文扣20分,剩下只有一道4分的数学选择题可扣了……”这条渲染升学焦虑的微信最近被转得火热,而其背后直接勾连着一个应考冲刺班的广告,目标群体就是今年要参加中考且孩子学业水平还不错的学生家长。

把家长们的焦虑做成一门“生意”,每年的升学季都是培训机构推出“狠招”的关键节点。这些年,为了网罗更多孩子进补习班,不仅培训机构制造“升学焦虑”的时间节点越来越提前,而且在营销上也花样繁多。

某全国性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坦言,该机构的营销人员与授课教师数量相同,因为“营销人员的说法技巧和策略,有时候比授课质量更重要”。

不少家长到培训机构咨询时,都会被告知“一座难求”,有的干脆被告知“没有听课名额了”。

小学生家长吴女士在经历了数次在线报名失利后,向一些有经验的家长讨教,结果被告知,这不过是培训机构的饥饿营销策略。“目的是告诉家长,这里报名很火爆。以至于后来接到培训机构的入学通知时,高额的费用都可以忽略不计。”

承担从报名、辅导到考试的“一条龙”服务

一脚踏进培训机构的课堂后,不少孩子和家长就会不自觉地被卷入竞赛的漩涡。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数在民间有些知名度的学科竞赛,培训机构都承担着从报名、辅导到考试的“一条龙”服务。“其实,几乎所有杯赛的主办方就是培训机构,他们还设立了‘保过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培训机构能不火吗?”各种杯赛和培训机构之间已经形成了利益共生关系。

这几年,学科竞赛低龄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记者了解到,号称“奥数四大杯赛”中的“小机灵杯”和“走美杯”,都将参赛对象的年龄下调了一岁。培训市场上,针对幼儿园中班开始的“思维训练班”也十分火爆。

沪上一所知名高中校长也很苦恼:培训机构要求学校主动拿出一些招生考试数据排名。如果学校不配合,在培训机构编制的“升学率”排行榜中,这所学校就会被排在后面,“这种民间数据家长都很相信,这会给学校招生造成压力。”而所谓排名,不过是数字游戏,培训机构想从中挖掘商机,获取更多利益。家长哪里想得到,自己正被所谓的排名、数据所“绑架”,陷入不断焦虑的漩涡。

这位校长直言,为中小学生减负,是时候对违规的培训机构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了!

报记者 张鹏 首席记者 樊丽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