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眼”直播厨房,学生午餐添防护墙

2017-02-17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昨天,全市137万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在校第一餐。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兵分多路,对学校食堂展开突击检查。记者从现场获悉,按照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目标,目前全市学校食堂实行校长负责制,换言之,学生用餐安全成为校领导“头号课题”。

与此同时,上海采取多手段保障学生用餐安全,全市21家生产供应学生盒饭的快餐企业,以及33家学校食堂配送中心都已被纳入高频监管范围,并通过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安装“全球眼”监控系统直播学校厨房等方式,为学生午餐再添一道安全防护墙。

昨天9点,市食药监局局长阎祖强带队走进虹口区北郊高级中学,监管人员检查了原料采购、厨房环境卫生、餐具消毒、食物留样保存等情况。

目前,上海的学生午餐大多由中央食堂烹制“标准午餐”。其中,部分学校是在中央厨房制作成半成品后,送到学校加热;另一部分是由快餐公司统一提供原料,到学校食堂进行切配制作。为确保学生午餐所有原料都能找到源头,上海不少供应学生盒饭的快餐企业已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实现食品原料采购、盒饭配送等信息化管理。

在北郊中学,记者见到了这套食品追溯系统。监管人员抽查发现,绝大部分原料在追溯系统中都能找到,但有几袋小米引起了大家注意:包装上没生产信息,何时生产、保质期到哪天、是否过期,无从查验。

“过去觉得学校食堂经营的品种比较少,量不大,就没像餐厅那样建立追溯系统。今年我们把追溯系统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学校食堂规范。”阎祖强称。

检查第二站来到华东师大一附中,该校食堂由上海绿捷快餐公司负责配送,这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一家学生午餐配送企业,每天需满足300多所学校、32万人次的午餐供应。

食堂负责人介绍,所有原料都是从配送中心一早送到学校,然后清洗、切配,直到午餐前两小时才开始烹制。

在食堂的切配间、加工间和分装间,记者都看到了视频探头,实时监控着师傅们的操作过程。这个被称为“全球眼”的监控系统与食药监局、教育局和学校负责人的办公室联网,实现多方监控。

“探头主要对准灶头,操作是否规范第一时间就知道。”监管人员称,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近的执法人员就会赶到现场。

目前,这套“全球眼”系统已覆盖全市中小学。阎祖强透露,参照饭店“明厨亮灶”工程,将考虑借助“全球眼”将食堂后厨画面进一步向社会开放,让家长也能看到食堂后厨情况,发挥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的作用。

据介绍,目前全市有4300多个学校食堂。最新监督抽查显示,近八成被评为A 级,也就是良好;C 级较差的仅0.32%。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