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作船,愿人心不孤——《朗读者》在央视一套开播

2017-02-19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濮存昕借老舍散文感怀曾经改变自己一生的人,记忆在朗朗读书声里愈加清晰。“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朴素的夫妻对念着朱生豪的情诗,那一刻他们眼里只有彼此。

昨晚,随着李云迪潺潺的钢琴伴奏,又一档以传播文化为宗旨的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安安静静地,6组嘉宾依次登台朗读。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有艺术家濮存昕,有企业家柳传志,也有从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围绕第一期主题“遇见”,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让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随荧屏潜入千家万户。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书有万万千。如何让一颗颗为同一段文字触动过的心跳动到一起? 《朗读者》 探索的或是这样一种方法———以朗读作船,领我们航行在文字的海洋中,直到一叶叶扁舟联结成网,不再是孤岛。该节目主持人、制作人董卿说:“朗读”重文字,“者”字重人。朗读是传播文字,人是展示生命。“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跳出声音标准,读有故事的文字

一人、一书,在书架装点的舞台上悉心捧读;或两三成组,自转角的台阶拾级而下融会牵手。视觉上的经验告诉观众,这是一档与读书有关的节目。可若动用听觉经验,方言的、气息不稳的,甚至偶尔破句的,竟也有之,似乎又不是一档格式中的读书节目。

昨晚登场的“鲜花山谷”夫妻,丈夫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带着鲜明的南方发音,妻子的朗读也毫无抑扬顿挫,但谁都能在他们相视一笑、相拥一抱里,读懂朱生豪情诗里所写的“醒来甚觉爱你”;谁都会向往丈夫为妻子种植下的那一片山谷里的桃花源。

“选谁来读? 艺术家、演员当然可以。

但他们不足以涵盖社会各界、各年龄段的人生感悟。我们跳出声音的标准,把嘉宾人物的故事、阅历放到与文字并置的高度。”总导演刘欣告诉记者,生而为人的情绪人尽皆有,请社会各个维度上的人群来分享打动过他们的文字,这比艺术性地演绎更能传递共情。

“鲜花山谷”夫妇台上念情诗,台下是20年的相濡以沫,其间有毋庸置疑的爱情。而今日艺有所成的著名演员濮存昕,他带来的散文与故事,则属于半个多世纪前那个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时候有绰号‘濮瘸子’,直到小学三年级还踮着脚走路。”鲜为人知的往事里,是一位名叫“荣国威”的大夫,医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赎了一颗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当濮存昕从老舍散文里遇见那个改变作家的宗月大师,“便如同看见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荣医生,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濮存昕”。

从这一角度看,《朗读者》 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人世间一切温暖的共情,亦即董卿所说的“文化情感节目”。

由一段文字,打开大千世界

既然邀请的嘉宾源自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么这些人所选读的文字,大约也可拓宽一档综艺节目所能展示的生命的宽度与浓度。而此时,朗读可以隐去,仅仅作为主人公的人生注脚,为观众打开大千世界。

围墙外是炮火隆隆,围墙内有人生的初啼。这是无国界医生蒋励的真实经历,3年来不曾远走。而她的另3位同伴,在阿富汗、南苏丹、尼日利亚、南非、马拉维等地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当太多战争中降临的“生”给“死”带去希望,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扬》 恰如其分,“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

96岁高龄的翻译大家许渊冲译作等身,《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不一而足,他还荣获过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昨晚,当他的故事展开,朗读成为配角。他的学生们,有些已是各地方外语专业院校的掌门人、教授,有些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赶来,许老与弟子相逢舞台,毛泽东诗词、李白唐诗、莎士比亚经典追问共冶一炉———那片段里,用朗读的方式向老师致敬的学生们固然可爱,而真正可敬的却是朗读的聆听者许渊冲。“我年轻时翻译林徽因诗词来追女生,现在年纪大了,翻译仍是生活的驱动力,每天能陪伴我到凌晨三四点。”因为对工作永葆炽烈情感,他的大千世界从未荒芜。

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此刻,《朗读者》的声音是中国的声音,延绵着五千年的文脉风雅,囊括了万家灯火的喜乐悲欣,对于听者是何等的幸运和不易。

据节目组透露,未来几期,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艺术家乔榛,以及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梅婷等人将先后应邀朗读,带着那些曾让他们不再彷徨的文字,引人们走向不再孤立的大千世界。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