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活着的象形文字

2017-02-20信息快讯网

 

东巴文:活着的象形文字-信息快讯网

“我能用手机拍张照片吗?”在上海图书馆一楼的目录大厅内,来自大连的周晨捧着一幅用东巴文写就的墨宝“龙腾虎跃”,喜不自禁,引来很多观众围观。仔细看,宣纸上,“龙”“虎”二字更像是两幅画,一个绘有龙鳞、一个画有斑纹;中间的“腾”“跃”二字则近似甲骨文。

为期8天的“圣灵之光——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与丽江古代绘画展”17日起在上图举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纳西族东巴阿恒东塔(汉文名:和丽军,东巴意为祭师、纳西族中的智者)全天都在现场向观众赠送东巴文书法作品。

不同的文化,相同的传承

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的王明月,也是因为到上图借还书,才遇上这个展览并获得一幅墨宝的。她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得到的书法作品“海上生明月”卷起来,轻轻握在手中,生怕弄皱了它。“之所以想到写‘海上生明月’这几个字是因为我的名字里面有‘明月’两个字。我家人给我取名的时候,就有这个寓意。东巴文是象形文字,我要带回去给父母欣赏。”

不过,阿恒东塔说,别看他一天创作了百余幅作品,但有的字还真不敢写。“例如汉族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所以不敢乱写。在我们东巴文化里,字画、东巴经文都是要历经岁月检验流传后世的。所以,我对不了解的东西不能造次,否则就会把错误传下去。”

今年43岁的阿恒东塔,皮肤黝黑,性格爽朗。他告诉记者,他是家中第十七代东巴,从3岁开始就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之下,练习东巴字画,观看长辈如何主持祭祀、婚丧嫁娶等法事。

“上午有个观众问我是怎么练就这么好的书法的,还得了那么多东巴书法大奖。”阿恒东塔腼腆地笑着说,“其实,我是从小跟爷爷学习,没有过专门的训练,大概是熟能生巧吧,自然而然就会了。写东巴文、作东巴画是一个祭师的基本功,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好,那也就不配称为东巴。”

倡导助人为乐引人向善

去年底曾到丽江旅游的仇女士追着阿恒东塔,向他请教手机里的东巴文字是什么意思。仇女士说,她爱好书法,之前在丽江就爱上了东巴文,还特意在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文化博物馆认真研究了一番。这次,在上图有幸参观这一展览,再次看见东巴书画作品,她感到十分亲切。

“这次展览的主要是书画作品,也许是与上图的展览定位有关,要是能多展出一些关于纳西族民俗、东巴宗教礼仪方面的实物就更好了。这次只有20件实物展出,很不过瘾。”仇女士说。

据主办方之一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李瑞山介绍,这次展品共有17幅东巴字画、20件实物、40多块展板。“上图周末客流大,场地有限,我们有18.8米长的神路图没法展出,很遗憾。”他说,不过这次只是开始,玉龙县图书馆已与上图签了合作协议,以后会带来更多更好的东巴古籍文献资料和绘画作品与大家分享。

阿恒东塔在旁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他补充说,这次来上海给参展观众赠送书法作品,感到很自豪。“我一边写,一边还向大家解释,哪些东巴文字是象形字,哪些字取音、哪些字取意……看到那些得到我写的字的观众很开心,都感谢我,我也非常高兴。要知道,东巴教义里就有助人为乐、引人向善、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

纳西族与汉族同宗共祖

上图副馆长周德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图和云南省图书馆联合东巴古籍文献收藏最多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共同推出这次展览,旨在利用上图的平台,展现东巴文化及其独特的科研价值、艺术价值,彰显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上海市民了解纳西族文化、领略东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直以来,我们对纳西族和东巴文知之甚少。现在,玉龙县图书馆愿意提供馆藏,与上海市民分享,我们责无旁贷。展览只是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东西部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升,而且可以让观众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本就一体,大家同宗共祖,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周德明说。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