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西藏高原筑路工:青春热情化雪开山

2017-02-23信息快讯网

在这个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且极度缺氧的环境下,米拉山隧道的筑路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其中有不少是“90后”的年轻工人怀着满腔热情坚守在这里。

位于雪域高原西藏海拔4740米以上的米拉山口,初春时节依旧不时飘起雪花。在这个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且极度缺氧的环境下,米拉山隧道的筑路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其中有不少是“90后”的年轻工人怀着满腔热情坚守在这里。

“一毕业我就来到西藏做这份工作,转眼四年了,现在已经离不开了。”来自西安的“90后”工人王辉自2014年米拉山隧道项目开工起就在此从事技术工作。“等通车以后,我就带着家人走走,那时一定很有成就感!”王辉对记者说,眼神中透出了兴奋。

“95后”测绘工人刘怀亮说:“趁年轻就要出来闯一闯,多学学本领知识。这边工作的确很辛苦,但是我年轻不怕吃苦。”没和记者多说,刘怀亮便跑到仪器前专注地工作起来。

记者注意到,他们的工作服早已泥迹斑斑,脸上戴着的口罩也已变得乌黑,但这些年轻的工人们却脚步轻快,穿梭在漆黑且烟尘呛鼻的隧道施工现场。

米拉山隧道位于西藏拉萨市和林芝市交界,是林拉公路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长度超过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正是受海拔高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米拉山隧道工程施工难度极大,不仅需要不断突破重重技术困难,对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更是挑战。

高寒缺氧常使王辉感到身体不适。“这个隧道特别长,光走进去就很喘,里面氧气含量更低,烟尘又大,戴上口罩更觉得呼吸困难。”王辉说:“而且米拉山含水量很大,经常渗出冰冷刺骨的水,我们工人即使穿着雨衣也常被冻得手脚僵硬。”记者注意到,工人们在寒冷的隧道内也只穿着一双不保暖的胶皮雨鞋。

4年前,王辉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来到西藏。“其实当时有很多舒服的选择,比如去设计单位。但我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一看到有去西藏真正搞建设的机会就果断来了。如今正是西藏大力发展建设的时候,我一定要参与进来。”

刚到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王辉虽然有些不适应,却被“前辈们”深深打动。“工友们有很多比我年长而且工作量更大更辛苦的,但他们依旧非常认真没有怨言,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米拉山隧道项目工期紧张,工人们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去年中秋佳节,王辉依旧在漆黑的隧道中忙碌工作了一天。虽然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但只要一想到能帮助隧道早日通车,让更多人享受更便捷的交通,心情便格外开朗起来。

“家里人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我还是不让他们来看望我,怕他们看到环境太艰苦会担心。”当谈到未来,王辉告诉记者,米拉山隧道建设中的技术突破使他学到了很多知识。“未来我要继续在一线工作下去,不断突破新技术,减轻工人们的工作量,让大家不再这样辛苦。”(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