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做好“多面手”,用心架起医患桥梁

2017-03-22信息快讯网

 

医务社工:做好“多面手”,用心架起医患桥梁-信息快讯网

在瑞金医院,医务社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服务。尔谊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上海的医院里正兴起一股特殊力量,这群人不会医术,却同样有着“医治”的本领,某种程度上还丰富着医疗的内涵,他们就是医务社工。

昨天是第11个国际社工日,主题是“增能、睦邻、可持续”,全市34家医疗卫生机构、近百名医务社工齐聚瑞金医院,来到患者身边。记者了解到,2012年至今,上海已有156家医疗机构开始了社工试点工作,医务社工在医疗之外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康复资源援助、救助资金募集等多层面支撑。

拥有六重身份的医院“超人”,一年接单近百病例

杨颖是瑞金医院的专职医务社工,80后,年纪轻轻,却是这家三甲医院里的大忙人,科主任、护士长都会打电话找她“帮忙”。

她有什么能耐? 深夜,杨颖会接到急诊来电,有家属表达捐献亲属器官的意愿,作为兼职器官协调员的她马上介入,在确保器官能及时用于救治的同时,不忘却那份对捐献者家属的敬意与关怀。清晨,杨颖会接到胰腺外科、心脏外科等病区护士长的来电,在这些危重病人云集的病区,一些特殊病例需要杨颖这样的社工给予情绪疏导。

杨颖常出入的还有灼伤病区。如今随着职业保护意识升级,职业伤害在变少,但家庭烧伤却在增加。为防止感染,灼伤病区采取全隔离,社工成为代替家属给予小患儿心灵抚慰的照护人。

在瑞金医院,专职医务社工有4人,自2013年成立社工部以来,他们每年服务近百病例,除了给予心理、情绪关怀,还协助医护人员给患方提供社会服务,包括传播医疗咨询、健康知识宣教、专项医疗救助基金申请援助等。

有人这样定义医务社工: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他们犹如拥有六重身份的医院“超人”,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始终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服务。

医护人员的“神助攻”,及时抵达最需要之处

“医务社会工作已成为上海医疗服务系统中的一部分。”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季庆英介绍,上海医务社工的发展秉承“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专业服务,改革创新”的原则推进和发展。

与医师和护士不同,医务社工为患者提供的是“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在医院里,这个边界外的需求其实很大。以瑞金医院为例,社工部以小组工作及健康宣教相结合,与多个临床科室合作,在病区开展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更多时候,医务社工的工作繁杂到难以用简单工作指标去衡量,包括每天进病房走访新住院的患者、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协调患者遇到的服务问题、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就诊、协助处理情绪不稳定者、开导有自杀倾向的病人、给无家属病人联系医疗救助等。

“医生和护士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繁忙,医务社工的工作如同架起医患间的一座桥梁,弥补了很多我们没法做到或难以顾及的方面。”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说,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之前医院单纯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能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帮助患者实现“疾病与心灵”共同康复的目标。

如今,医务社工正成为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犹如医护人员的“神助攻”,及时抵达患者最需要的地方。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