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启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

2017-03-29信息快讯网

根据去年联合国大会的相关决议,《禁止核武器条约》 谈判从3月27日起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启动。有分析指出,虽然 《禁止核武器条约》 体现了无核武器国家的诉求,但是目前仍然不具备实施的现实条件。

根据联合国大会委员会决定,第一阶段的会议将持续五天至3月31日。第二阶段的会议将于6月15日开始,持续三周。会议结束后,与会方将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一份工作成果报告。全部谈判进程的成果预计将为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无核武国家一直以来的诉求

在27日的开幕式上,联合国裁军事务高级代表金垣洙强调,建立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是所有国家的共同义务,他呼吁有核武和无核武国家都参与到这项谈判中来。他还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希望国际社会达成一项禁止核武器的国际法文书,使世界更加接近于彻底消除核武器,并将有助于实现核裁军和全面彻底裁军的最终目标。

《禁止核武器条约》 是近几年由无核武器国家提出来的新条约,就是要全面销毁和禁止使用核武器。该条约最早是2007年由哥斯达黎加和马来西亚共同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提案。它类似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没有核查机制,也就是希望“禁止核武器的拥有、研发、储存、转移、试验,或是威胁使用”,希望直接让核武器“完全非法化”。

面对朝核问题和美国新政府的不可预测性,去年10月27日,由奥地利、爱尔兰、墨西哥、巴西、南非和瑞典等123个联合国成员国投票促成关于 《禁止核武器条约》 的谈判提案,要求“有法律约束力地禁止核武器”,最终促成核武器的全面废止。12月,联合国大会投票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这一决议。这是联合国成立71年来第一次通过此类投票,在10月的启动决议上,美、俄、英、法投了反对票,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则投了弃权票。

参与谈判的国家不满足于阶段性的核裁军步骤,称从1968年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制定以来,有核国家近50年来一直在违反裁减核武器的义务,所以这一条约希望“一步到位”,从人道主义出发,直接规定任何核武器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条约将参照 《渥太华禁雷公约》 和 《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要求各国销毁所持有的核武器。据估计,在2016年,全球仍储存有1.5万吨核弹头。虽然这与冷战期间的库存相比大幅度减少,但近年来削减速度却有所下降,而且出现了安全理论继续依赖核武以及现代化改造核武器的计划不断增加的势头。

禁止核武是无核武国家多年以来的诉求,代表了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本方向。但是,核武国家实际上对于放弃核武器有着不同的诉求,包括美国、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把核武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谈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应该是一个理想化的安排,相关国家不可能心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都表示不参加在纽约举行的 《禁止核武器条约》 谈判会议。

核大国认为禁止应循序渐进

美国和其他核大国认为禁止是多此一举,应采取循序渐进方法进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表示,美国希望世界没有核武,但在以核武保护国民的同时,如何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面对现实。她表示,根据实行已数十年的 《核不扩散条约》,美国已裁减约85%核武。白宫助理上周表示,特朗普政府仍在检讨是否确认全球零核武目标。

美国驻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特别代表罗伯特·伍德之前曾表示美国会拒绝参加该谈判。他曾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放弃核武器,“一个依靠核武器来保障安全的国家怎么可能加入一次旨在反对甚至消除核武器的谈判? 而且核武器在世界一些地方扮演着维持和平与稳定的角色。因此禁止核武器的条约具有破坏地区安全的风险。”

俄罗斯也认为立即禁止核武器的主张是无益的,并称所有五个核大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俄外交部防扩散和军控司司长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称无核世界会议组织者的想法“毫无意义”,并证实所有五个正式核大国都不会参会。

据了解,去年中国对这一决议投了弃权票之后,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充分理解相关国家希望早日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愿望,但应坚持在现有多边裁军机制下处理,另起炉灶、破坏协商一致的原则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在今年2月中旬,中国出席了该决议案的筹备会议。后来经慎重研究,中方决定不参加谈判。“尽管不参与谈判,中方坚定支持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立场没有改变。”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相关进程必须在现有国际裁军和防扩散机制下处理。”

有分析称,核威慑的存在让全面战争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废核带来的很可能是肆无忌惮的常规战争。冷战中正是因为核武器的存在及其大规模破坏力阻止了任意一家发起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本报纽约3月28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