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外孙女唱《茉莉花》透出啥信息

2017-04-11信息快讯网

核心观点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之“化”,既是推广普及,又是包容统摄。真正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具有与之相称的气度。以我们的理念和精神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也正该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的会晤,是中美关系中的里程碑事件。而在如此重大的外交场合,特朗普总统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和外孙约瑟夫,因为用中文演唱《茉莉花》并背诵唐诗和《三字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们对这童稚表演的热情,几乎不亚于对会谈政治意义的关注,有的媒体还将“特朗普外孙女演唱《茉莉花》”植入标题中。显然,美方对这场表演也颇为用心,“第一女儿”伊万卡不仅在“脸书”上公布了视频片段,称自己“极为自豪”并特意加上一句中文“欢迎”,还在4月5日有意无意地公布了自己与一岁多的小儿子共同玩汉字识字积木的照片,称之为“一天中最好的时光”。事实上,此前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和背唐诗的视频已经不止一次引发网友的热议,这次在元首会晤中的表演,更是让国人颇有自豪之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油然而生。

“曲目”选择蕴含对对方的认知

文化,归根结底,是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表达。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都是包罗万象的,而在一门外语中,选择学习和展现哪些内容,并非没有讲究。“曲目”的选择,往往蕴含了对对方的认知和对双方关系的期许。例如,利玛窦初到中国时,选择自称“西僧”,将传教机构命名为“寺”,之后却发现佛教僧侣不受重视,处于社会主流之外,遂“易佛补儒”,穿上士大夫的官服,改以“西儒”面貌出现。阿拉贝拉和约瑟夫的表演内容,也不可能是随意选择的,这一“唱”一“念”,必是美方认为最能代表中国、也最能体现自己在中国人心目中分量的作品。

唱《茉莉花》,显然是不会出错的选择,也不出人们的意料。毕竟,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论我们自己还是国外民众,都将它当作了中国的象征。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最有影响的 《茉莉花》 并非如今这个曲调,而是新四军老战士、音乐家何仿在抗日战争期间于江淮采风、改编而成的民歌,50年代还曾经走向世界。但如今,不论中外,在各种重要场合出现的《茉莉花》几乎都是另一个稍有不同的版本,它由19世纪初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成员巴罗记录自中国乡野,其旋律在20世纪初被普契尼原封不动地用在著名歌剧《杜兰朵》中,从而在世界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后一版的《茉莉花》既有悠久的历史和纯粹的中国性,又代表了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和认知,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到香港回归典礼,从奥运会到中美元首会晤,它屡屡出现也就并不奇怪了。

念《三字经》和唐诗,乍看起来无甚特别之处,实际上却触及一个在人文外交中长期未能厘清的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有着一体两面的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在实践中,如何平衡和细化这两种功能,却令人困惑。近二十年前,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关于语言教学的一段著名的台词很有代表性。他教的净是“吃了吗”之类的日常会话,面对“我们总得教孩子们一点有用的东西吧”的质疑,他回答说:“你瞧这帮孩子中国话还没说利落呢。我教他们《荷塘月色》他们也得听得懂啊。”然而此次阿拉贝拉的表演,却获得人们交口称赞。尤须注意的是,作为大商人的后代,伊万卡的三个儿女均在学习中文,这很难说没有家族未来商机方面的实用考虑。这样追逐实利的精英家庭,却直接切入精深的中国文化传统,不能不让我们有所触动和思考。

应从文化本身的高度来理解文化

不过,在为中国文化自豪之余,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冷思考:这场中文表演乃至于总统家庭的中文热潮,意义究竟如何? 进一步说,文化在外交和国际政治中,价值究竟几何?

在网上流传着一句戏谑之语:再有背景的小孩也还是逃不过被大人喊出来表演节目的命运。话虽糙,可理却不糙。大人会见时,让孩子出来表演节目,无非是调节气氛、便于开场。既已引出大人之间的正式会谈,孩子便可退场。特朗普外孙和外孙女的作用,由此大约可以界定为“破冰”,当然不是中美关系间的“破冰”,而是两位领导人之间关系的暖场。就其本质而言,这恰如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晚宴上,安排军乐团演奏《美丽的阿美利加》等尼克松喜爱的美国乐曲。“破冰”固然重要,但我们在理解彼此文化的时候,也要警惕一种过于乐观却又影响广泛的推论:对一国文化的热情可以促进对整个国家的理解,文化上的吸引力能够转变为政治上的吸引力。这一逻辑是似是而非的。从国家层面而言,对中国文化最为热衷的日本曾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个人层面而言,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各国政界、军界和学界的“中国通”,并不总是比其他人更为亲华,甚至因其对中国的了解而更难应对。

如果我们真的在意阿拉贝拉和约瑟夫的表演,那么或许就应该更多地从文化本身的高度来理解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之“化”,既是推广普及,又是包容统摄。真正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具有与之相称的气度。回到特朗普家族的第三代身上,他们以唐诗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表演节目,正因为认识到,唐诗足以代表中国古典文明的高峰,而唐之盛,正在于多元开放、并蓄天下的大唐气象。以我们的理念和精神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也正该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