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隐形冠军”在华发起专利战

2017-04-13信息快讯网

 

海外“隐形冠军”在华发起专利战-信息快讯网

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尚未达成制造业强国。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昨天发布的专利案件审判年度白皮书披露,去年上海共受理涉外专利案件152件,其中含侵害发明专利权案件94件,占涉外案件总量的61.8%,侵害发明专利类型涵盖纺织、包装、医疗(医疗器械)、机床、汽车等领域。

法院还在白皮书后附录了机械工业发明专利侵权典型案例:来自瑞典和日本的两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起诉中国企业专利侵权,结果中国企业均告败诉,判决后未发起上诉,官司输得很彻底。近年来,跨国企业纷纷入华开展业务,并对部分中国企业发起了专利狙击。倘无真正的自主创新,国内企业很容易被“点杀”。

原告都是国外“隐形冠军”

中国企业在这两起案件中都遭遇脆败:瑞典山特维克公司鉴定认为浙江美安普矿山机械公司的GS300型号冲击粉碎机落入了其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诉至法院。法院判令后者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62万元;日本SMC株式会社鉴定认为浙江博日气动设备公司8个型号的产品落入其电磁阀产品的专利保护范围。法院判令后者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4万元。

这两家外国公司的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他们都是机械工业中的“隐形冠军”。山特维克公司的看家绝技是制造金属切削、车削、铣削设备,涉足的上下游业务遍及建筑和采矿业设备设施、不锈钢材料、特种合金、金属和陶瓷电阻材料以及传动系统。山特维克已进入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并广设研发中心。

SMC株式会社更是“小而精”。其主要制造气缸、气动马达等元件,应用于汽车、列车刹车、起吊设备、轨道设备。对气缸来说,气密性、光滑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依靠着在电磁阀上的独家技术方案,SMC所生产的元件的精度远超同类产品,并且能够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实现无油润滑,其产品价格也比行业平均水准更加昂贵,稳稳地占领了相关行业中最高端、利润最大的那块市场。

行业展会成“点杀”高发地

山特维克和SMC都已入华,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公司,专利保护是他们占领中国市场的“杀手锏”。

山特维克是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发现中国企业制造的专利侵权产品的。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外各行业举办展会的首选地之一,展会也成了很多企业掌握竞争对手侵权证据的地方。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诉前证据保全案件中,超过七成的案件里,出现了申请查封、扣押一方当事人在展会上展示的产品的情况。

另一种“点杀”方法是购买竞品——SMC株式会社分别从博日公司、宇耀公司处购买了8个型号的被控侵权产品,所有产品上均粘贴有博日公司的商标标识。经比对,被控侵权产品阀体的技术特征与日本企业的电磁阀专利相同。

期待专利审判倒逼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利制度在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应该起到倒逼国内企业重视创新的作用。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专利案件审判白皮书中建议,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能力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为此,企业应当加大自主研发、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创造获得有价值的专利,并产生专利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