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也可居家传承

2017-04-20信息快讯网

 

非遗也可居家传承-信息快讯网

程丽回归竹编的初衷,也为了把竹编手艺传承下来。图为精美的瓷胎竹编作品。

■本报记者 祝越

冬至之后、立春之前,程丽从700多种竹子中选出慈竹、备好80厘米的竹节,处理好以后带回了上海。100斤表面无刮痕的竹子经过几十道工序处理后,被制作成重一两左右、细如发丝般的竹丝,再经过挑、破、压等工艺,编织出惟妙惟肖的竹丝画和瓷胎竹编。

新上海人程丽21年前来沪打工,也将家乡的竹编带进了都市。如今,程丽创办的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在帮助更多残障人士实现居家就业梦想的同时,她做了一辈子的竹编技艺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活态传承。

让竹编在上海“安家”

程丽的老家在四川眉山,也被称为“竹编之乡”。与很多乡民一样,程丽从小跟随父辈学习竹编技艺,她手指巧、悟性高,儿时便能编制竹篮、背篓,瓷胎竹编等“细活”很快掌握。

从粗糙的竹节到细密的竹丝,需经刮青、破节、剖片、烤色、起篾等数十道工序,其间的繁复与艰苦不难想象,“竹的边缘像刀片一样锋利割手,小时候十个手指没有一块是平整的。”程丽说,比辛苦更难熬的是枯燥和寂寞,“编得再巧也就是个篾匠,每天五六小时的枯坐编竹让人难熬。”

1996年,怀揣对都市生活的憧憬,程丽来到了上海。但她发现,竹编似乎与都市化的上海格格不入,想让竹编艺术在上海发展有些艰难。

虽然中国竹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竹编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竹编。不过,随着程丽不断开辟竹编创新手法,将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她的竹编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程丽和她的竹编逐渐得到认可。竹丝画和竹丝扣瓷更成为她主要的创新作品。《隐形三圣佛》、竹丝编赵孟頫《心经》、《清明上河图》 ……几年来,数十件作品荣获国内外博览会金奖,而瓷胎竹编花瓶 《熊猫》 更是成为赠予外宾的国礼。

帮更多人实现居家就业

自从程丽在M50创意园开办了佛肚轩工作室,竹编在上海也有了“家”,不少白领年轻人开始尝试接触竹编这门古老的技艺。

令程丽遗憾的是,尽管国家对手工艺的扶持越来越多,但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竹编手艺的人却不多,竹编的传承遇到困难。

2008年6月,眉山竹编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门民间艺术却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之前,程丽带过不少徒弟,多是工作室常客,“竹编门槛不高,但难在持之以恒。很多人喜欢竹编,但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在程丽看来,学习竹编必须经过时间磨炼方可成气候,“所谓手工艺,必须先有工,才有艺。”

回归竹编的初衷,也为了把竹编手艺传承下来,程丽5年前开始和残联合作,向残疾人授课。这些学员很努力,一年培训下来,就可以编织出简单的花瓶、灯罩等生活物品。今年,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这个社会组织正式成立,程丽和她培训的学员们分赴更多社区,帮助残疾人在家完成就业梦想。

程丽根据不同难度尝试着和学员们一起做竹编篮、竹灯笼,等到学员的技术长进了,再开始接触瓷胎竹编。“竹子本身不值啥钱,只有充分利用竹子本身的材质美感,通过特殊的编织手法,顺其自然地升华了它的艺术价值。”

在程丽精心的培训下,学员们的作品开始走向市场,不少学员也在中国技能大赛中获奖。在她早期的学员中,如徐翠艳在全国残疾人技能竹编比赛中,代表上海获得了第四名。现在还有好几个优秀的学员已成为她的得力助教。程丽说,仅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参与,传承技艺,共同编织美好的明天。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