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太空中-30℃也不结冰,“航天会客厅”畅谈航天梦

2017-04-25信息快讯网

 

水在太空中-30℃也不结冰,“航天会客厅”畅谈航天梦-信息快讯网

昨天,在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的2017“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上,参观者听取载人空间站模型介绍。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24日,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之一的“航天会客厅”访谈中,六位来自国内外航天领域的“大伽”侃侃而谈,现场互动场面热烈。

今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实现奔月取样并返回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认为,航天作为一个高科技领域,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超乎人们想象。“空间技术会改变人的生活,我认为,未来的空间科学会改变人的思想,对宇宙的认知和认识会重新定义。我特别希望在座的青少年要有梦想,经常仰望星空,探索奥妙。”

“天舟一号”能不能多次天地往返?我们能不能将来也到太空去旅游? 田玉龙说,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但掌握技术不等于进入了生活状态,不等于每个人都能乘坐飞船进入太空。能够打造更安全、可靠、经济性的进入太空的新型飞行器,是下一步的发展路线。一方面要提升我们的技术储备和能力,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青少年和企业家参与到航天梦中,让人类更方便快捷地进入太空。

他说,我国已经启动新型天地往返系统(研制)、空间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两个方向的系统工程,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集团作为主力,正加速实现天地往返系统的建立。

“未来我国的深空探测有哪些亮点?”田玉龙透露,深空探测空间科学是中国航天正在加速发展的新方向。按照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绕”“落”由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已圆满完成,“今年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我国奔向月球取样并返回的重大使命”。

航天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卫星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在我们搞材料的人看来它是一种材料,水在地面摄氏零度会结冰,我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现象,水到空间站或者到飞船里面,它的凝结点不是摄氏零度,在空间环境里面的水可以冷却到摄氏零下20度甚至摄氏零下30度,它都不结冰。”在访谈中,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院士向听众透露了“太空中的水”的这一奇特现象。他说,简单的说,空间材料科学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外空特有的微重力、无人器和操作的环境中,怎样去加工出这些材料。“我认为,材料科学可能直接影响我们生活,还有一部分是间接的。”

到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0多颗气象卫星,卫星的主力将逐步更新换代为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到2020年前,我国计划再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2颗海陆雷达卫星。

希望“快递小哥”多次往返天地,不要“上岗”即“下岗”

“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不能只上一次就下岗,特别希望能多次天地往返,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谈到,天地往返,应该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降低进出空间的价格,如果能实现像飞机一样起降,天地往返运输价格就会下降。他说:“将来太空旅游如果降到5万元左右一次,那样的天地运输就会进入生活。人们就可以体验一下太空的失重,在宇宙中观看美丽的地球,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天舟一号作为货运飞船飞上太空,是不是可以改造成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是否可以进行互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副书记方向明表示,今年1月9日,他们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把一箭三星成功送入轨道。前不久又实现了将“天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通过商业航天的运作,目的就是使成本和发射周期大大缩短,我们现在基本上差不多能够缩短到一半,未来可能还会便宜。”他说。 (本报西安4月24日专电)

西安“航天日”主场活动精彩呈现

本报西安4月24日专电 (驻陕记者韩宏)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今天上午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新校区隆重开幕。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的主题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展示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探索热情,推动航天事业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表示,“中国航天日”是全社会的航天盛宴,也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加油站。“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战略目标和方向指引,充分发挥“中国航天日”平台的作用,全力推进航天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统筹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不断拓展空间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大力加强航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中国航天员张晓光,航天特级技师、大国工匠、“时代楷模”徐立平作为航天代表在开幕上发言,讲述了他们与航天的故事,表达了对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美好希望。

据了解,4月22日—25日,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包括展览、论坛、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中国航天日”科普展集中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和带动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来自国内外的航天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在“航天会客厅”访谈、高分遥感应用大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等活动中,围绕“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主题,建言献策,畅谈航天事业未来发展。此次主场活动,西北工业大学精心策划了航天科普知识竞赛、“星天其志强国梦”优秀剧目展演、《一个甲子的坚守》 陈士橹院士事迹巡回报告等活动,展现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

2017年“中国航天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联合国外空司司长、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代表,埃及、印度、智利、泰国、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驻华使节代表,以及来自俄罗斯、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美国、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有关高校领导和专家学者,也汇聚古都西安,为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加油点赞。

上海航天“黑科技”逐步走入生活

想象你面前坐着《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闪电”,一个简单的扭头90°动作就需要花将近15分钟! 最初,太空中大多数航天器在进行姿态调整时的速度仅仅只有0.1°/秒。而经过航天专家改进之后,同样的“扭头”动作,短短数秒即可完成。昨天是中国第二个航天日,类似的航天“黑科技”同样也能接地气,正在逐步走向民用市场。

“我们研制的控制力矩陀螺输出的力矩更大,可实现航天器的快速姿态机动。”负责民品市场拓展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设计师李佳亮告诉记者,“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是基于大质量卫星,乃至未来重

达百吨的空间站研制而成的,其能力、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均具有明显优势。”

随后,通过前期市场调研,设计团队想到利用这项技术可抵消海浪对船舶的干扰力矩,从而实现船舶的稳定,于是迅速研制成功减摇陀螺。经试验验证,该减摇装置安装在船舶上后,船舶的横摇幅度减少了70%以上。

据悉,该项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军用舰艇、民用船舶、豪华游艇等各类船舶中,有效提高船舶在复杂海况和恶劣天气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茫茫宇宙中,如何发现航空器? 这就需要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2所的“看家本领”———雷达和目标探测。副所长陈潜介绍,他们利用现有基础,先后研制出保障智能交通安全以及提升智能交通管控能力的相关产品,涵盖了轨道交通、地面道路、汽车安全等民用领域。比如,原先城市轨道交通中次中量、低运量系统全部依靠司机驾驶。802所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综合了通信、定位、身份识别等技术,能实时测量同一轨道前后车距离,一旦距离小于安全范围,立即发出警报,弥补了人为判断的局限性,相当于为列车装上了“安全眼”。该系统具有车号、列车运行方向识别功能及多个目标同时测量跟踪能力,不仅保障了行车安全,还提高了运营效率。

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已有2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投入产出比在1:10到1:12之间。

北京“筑梦太空”航天文物展开幕

本报北京4月24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 时逢第二个“中国航天日”,“筑梦太空———‘掌中苍穹’雕塑入藏暨航天文物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有11位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手掌印的雕塑“掌中苍穹”等63件套馆藏航天文物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国博馆长吕章申介绍,除馆藏航天文物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为此次展览特别提供了习近平总书记与神舟十一号航天乘组天地通话的电话机、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等10件珍贵历史见证物。“希望通过展览,进一步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并激发全民族创新热情,凝聚实现‘中国梦’和‘航天梦’的强大力量。”吕章申表示。

展览以“飞天梦圆”“逐梦苍穹”和“再启新程”三部分展现中国航天迈步走向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展品包含“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穿过的皮大衣、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等。

据悉,展览将从即日起持续至5月 25日。开幕式当天还启动了“中国空间站青少年科学实验计划”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并与北京、文昌、厦门等庆祝“中国航天日”活动现场进行了连线。

©2014-2024 dbsqp.com